在大众的认知里,常穿布鞋的商界富豪宗庆后,其家庭构成似乎并不复杂--妻子施幼珍与女儿宗馥莉,便是外界熟知的家人。
施幼珍的故乡在浙江,从杭州第八中学毕业后,她曾前往黑龙江参与知青下乡。她算不上惊艳夺目,却有着端庄大气的气质。
宗庆后于1945年在江苏宿迁出生,幼年时随家人迁居至杭州。他的父亲曾任职于宿迁邮局,解放后失去了工作。而他的母亲身份不凡,原是晚清时期没落贵族家庭的小姐,也是一位有学识的人,后来在杭州一所小学任教,正是母亲的教导,为宗庆后奠定了早期的知识基础。家中还有3个弟弟和1个妹妹,一家7口的生计全靠母亲的收入支撑。童年的宗庆后对贫困有着深刻记忆,挨饿的滋味让他始终难以忘却。
宗庆后的人生之路并非坦途。16岁踏入社会谋生时,因缺乏体力,工作起来格外吃力。后来他被招至舟山农场,本以为生活能有起色,可农场的日常工作却是挖沟筑坝、搬运土石,高强度的劳动让他备感疲惫。转机出现在被调往母亲所在学校的校办担任推销员,这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机。
宗庆后曾在采访中提及,自己年轻时样貌周正,当时喜欢他的人不少,即便家境贫寒,他依旧充满自信。至于晚婚的缘由,他笑言或许是缘分未到。
他与施幼珍成婚时,两人都已不算年轻--宗庆后35岁,施幼珍也过了30岁,这在当时确实不多见。但这段婚姻终究为他们带来了幸福的家庭,宗庆后在外奔波创业,夫妻二人携手从零开始打拼。
一张老照片能看出,上世纪90年代,宗家的经济状况已有改善:宗馥莉穿着精致,如同小公主一般,家中的饭菜也颇为丰盛。照片里只有母女二人用餐,这或许是那时的常态--正值宗庆后创业初期,他整日忙碌,难得有时间与家人共餐。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有默默支持的力量,这些年里,施幼珍从未有过怨言。
施幼珍在一次采访中曾说,作为家中长子的宗庆后其实很不易,父母对他的关爱相对较少。这番话足见她的善良--她总想着多照顾丈夫,用更多的关爱与鼓励温暖他。宗庆后42岁时开始创业,施幼珍深知丈夫的不易,即便后来丈夫功成名就,面对外界的种种风雨,她也始终不多言语。
两人成婚时,施幼珍并不知道宗庆后的收入状况。那个年代里,这般纯粹的感情并不少见,施幼珍也恰似众多平凡女性的缩影,用质朴与坚韧守护着家庭。
宗馥莉的模样从小到大变化不大,在外界看来,她是被父亲疼爱的孩子,眉宇间有着几分像父亲的英气。14岁时,她被父亲送往国外求学。长大后的她,有着不输男子的魄力,接手相关事务后,针对娃哈哈内部存在的问题,推行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改革。
宗庆后一生节俭,常年穿着布鞋,出差时也多选择经济舱,他曾坦言自己一年的开销不过5万元,儿时的贫困经历让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态度,其人品与口碑在业内向来不错。
2024年,79岁的宗庆后因病离世。送别仪式上,妻子施幼珍并未现身,据悉,这与杭州当地"夫妻不送葬"的习俗有关。
7月13日,宗庆后与宗馥莉的名字登上热搜。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宗馥莉被三名自称是其同父异母弟妹的人起诉。相关事件引发关注,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这三名起诉者分别是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继盛(Jerry Zong),他们的生母信息也随之被公开。
对此,娃哈哈公司回应称,此事属于家族内部事务,与企业的运营及业务无关,公司不会就此提供相关回应或说明。
作为家中的女儿,宗馥莉如何处理这些家庭事务,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