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六个兵团入朝,为何第13兵团打头阵?(4)

2021-08-28 16:51     新历史

延伸阅读:志愿军回忆:喀秋莎一番轰炸,我们冲向阵地,只剩下2个美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们常听到美军武器精良的字眼,虽然在历史上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与之抗衡的志愿军自然也有自己的"杀手锏"。提起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手中的强力武器,"喀秋莎"一定名列其中。

这个代表着苏联暴力美学的武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16枚导弹倾泻入敌人的阵地,在一名志愿军的回忆中,他们冲进用喀秋莎轰炸过的阵地后,发下只有两名美军活了下来,剩下的一部分人殒命于轰炸,而另一部分则是被活生生震晕了过去。

志愿军六个兵团入朝,为何第13兵团打头阵?

致命的"姑娘"

"喀秋莎"原名为BM-13型多管火箭炮,在战场上,它有许多美丽的名字,德国士兵称它为斯大林的管风琴,而苏联士兵则会亲切的叫它喀秋莎。

这样一个人间杀器被以这样温柔的名字命名是有原因的。当时,苏联的大部分武器都是由共产国际工厂生产,虽然苏联就是共产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但是苏联自己的士兵并不知道这个武器真正的名字,他们看到这个武器的炮管上刻着共产国际工厂的首字母:K,便将其命名为喀秋莎。

志愿军六个兵团入朝,为何第13兵团打头阵?

虽然以一个苏联常见的女性性命命名了这个武器,但苏联军队比谁都明白这个武器究竟有多致命。"喀秋莎"价格低廉、易于制造且拥有着非常强的打击能力,在短短的10秒时间内,它就能将16枚炮弹射向敌人的阵地。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