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名儒情谊深重 留下不朽史话(4)

2021-09-16 19:40     360kuai

知柔与朱子从相识到相敬的过程,若要刨根究底的话,简直是半部南宋"永春儒林史"。话说,南宋时永春有位名儒叫蔡兹,字光烈。他年轻时就以博学多闻而负有声望。绍兴十二年(1142年),蔡兹登进士第,与陈知柔同榜。同为永春人,又同榜登进士,这让蔡、陈二人的关系格外融洽,不久两人即互为知己。绍兴十七年(1147年)秋,蔡兹任建州贡院考官,慧眼识英才,选拔朱熹贡于乡,是年朱熹18岁。蔡兹由是成了朱熹恩师。或许是通过蔡兹的关系,知柔不久也结识了这位才气逼人的"少年家"--朱熹。话分两头,南宋宰相、晋江人梁克家还未出仕前,曾受业于永春另一位名儒陈光。陈光,字世德,家住"永春民苏里之碧溪",是个喜欢"潜隐幽僻"之人,而陈知柔也"雅好山水",两人遂成莫逆之交。无巧不成书,绍兴十八年(1148年),陈光、苏升(寓居永春的儒士)与朱熹同登进士第。陈、苏、朱二人亦结为知交。通过陈光、陈知柔的介绍,梁克家后来也结交了朱熹。如此一来,蔡兹、陈知柔、陈光、苏升、梁克家、朱熹等人便结成了当时稳定的"闽士朋友圈",他们的关系也在互动之中日愈默契、融洽起来。

3.怀古堂曾祀朱陈二人

永春蓬壶有座山叫陈岩山,又称仙洞山,北与马跳峡谷对峙,西与普济寺相望,山腰间藏着一座全省唯一奉祀炎帝神农氏(即神农大帝)的古庙 "真宝殿"(原名"显应庙")。陈岩山自古以来远近闻名,相传该山为"金钟覆地形",如今从高空俯瞰亦可发现,山前峦峰御屏,山后重岩叠嶂,确如"金钟"一顶。更让人称奇的是,山中还覆盖着一片亚热带季雨林,林木郁郁葱葱,与嶙峋怪石、老峰幽径相得益彰。群山之巅,风回云散,唯见擎着伞盖的古树静立天地间,那种景象不禁令人想起古诗中的"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之句。据永春蓬壶镇人大主席梁谦杰介绍,显应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历代皆有重修,明初方才更名为真宝殿。现有殿宇乃1986年至1989年翻修的,为仿古土木石结构,二进宫殿式。据介绍,殿中主祀神农大帝,配祀毗卢遮那佛(隋、唐一度兼祀陈威应侯及其夫人,宋代兼祀"六真人")。神农大帝俗称"帝仙公""五谷仙",据说能庇民袪病延年、消灾解厄。仔细一算,蓬壶的神农大帝信仰迄今已逾1400年。

据文献资料介绍,南宋时朱熹曾两度与陈知柔携手共游永春,一次是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9月,一次是在淳熙十年(1183年)初冬。绍兴二十六年,朱熹任同安簿秩满,8月在泉州等候批书之际与名士傅自得一道游览南安九日山,并泛舟夜游金溪;后于9月游历永春,曾到永春毘湖、岩屏山、岱山岩、大剧铺(剧头铺)、环翠亭等地,沿道亦一一拜访陈知柔、蔡兹、陈光、苏升等师友。据介绍,在永春毘湖(即今蓬壶)时,朱熹先到陈知柔的别业"怀古堂"参观,与陈知柔在那里诗赋相和。在这之后,估计也是仰慕"帝仙公",朱、陈二人便至陈岩山的显应庙祭拜神农大帝及诸神,算是圆了二人的"寻仙"心愿,而后并肩同赏陈岩胜景。

《仙洞神农大帝》一书称,朱、陈二人还曾联赋颂赞陈岩山,比如朱曰:"鹤鸣云路三珠晓",陈答:"鸿翥星台九仞高";朱曰:"眼净尘空无可扫",陈答:"水清石瘦便能奇",等等。这些联赋未见于泉郡、桃源史志,其真伪殊难判断。在毘湖东北处有白水漈瀑布,雨季时此瀑自峡谷断崖处飞泻而下,风雷轰鸣之音不绝于谷。朱熹在与陈知柔一道观赏飞瀑后,慨然写下"千寻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的妙句。或许是因为太喜欢永春的山水了,朱熹这次在永春足足待了有半个月之久。临别时,他还留赠陈知柔一副对联,联文曰:"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