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园售后形同虚设 思念食品促销设“陷阱”(5)

2021-03-15 10:52  投资者网

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在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600597.SH)身上。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光明乳业的投诉数量多达70条,还有58条投诉尚未得到处理。大部分投诉内容聚焦在乳制品饮料出现小飞虫、结块、变质变酸等现象。

这表明,国内乳制品行业最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出现异物和变质。

更令消费者困扰的是,奶粉及乳制品产品出现异物的根源在哪?

中国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及其团队曾公布一组2012年至2017年期间的研究结果,数据显示,这五年间,奶粉结块、飞虫等异物问题95%发生原因是储存不当,由于流通破损造成异物发生比例在4%至5%,生产环节原因造成飞虫或结块的现象不到1%。

据食品安全科普资料显示,乳制品的保鲜低储藏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比如:鲜牛乳必须储藏在4度以下环境,并应尽快消费;牛乳粉宜储藏在阴凉处,并用隔氧、避光的包装;巴氏杀菌乳、"活菌"发酵乳保质期较短,一般为2~30天,购买后应冷藏,并在保质期内食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乳制品行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覆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环节,跨度大、链条长。而消费者投诉的变质、口感变酸异常、惊现飞虫等现象,大部分原因可追溯为:运输途中冷藏车的温度变化、超市进货时间距生产日期较远、超市储藏不当等,属于供应链的下游环节。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范志红告诉《投资者网》,"举个例子,含活菌的酸奶都应放在超市冷柜里储藏和售卖。正常情况下,超市人员把酸奶从运输的冷藏车卸货下来,直接放到冷柜里冷藏售卖,这样酸奶的质量能得到保证。然而,在炎热季节尤其气温高达30多度的夏天,有些超市会由于冷藏柜的商品存量较多,缺乏足够的低温环境储藏新进货的乳制品,从而容易导致这批产品里面长出杂菌、变质、味道变异等。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属于商家的责任,并不应追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