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的治家之道(5)

2021-10-08 19:00     360kuai

家以和为贵,"和"有别于"同",强调异质相济相协,从而使事物生生不息。《管子·内业》曰:"和乃生,不和不生"。《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我看来,"和"才能充满生机的说法,源于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念,也就是说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阴阳和合万物化生原理,而泛化为万物"和乃生",家便也遵循这一宇宙法则,家和才能万事兴。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地万物之间以及社会、人群之间应达到和谐状态,认为和谐是一种需要经过异质激荡甚至冲击过程,然后才会达到融会贯通。但和谐绝对不等同于"同",要达到和谐,则是要顺物顺人之性。在社会构筑过程中,儒家更强调选举贤能之人,用伦理、礼制、王道、仁政使社会达到和谐的目的。

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养德为先,遵道而行,尊重和成就每个人的天性。在《郁离子·鲁班》记载刘伯温的观点,"德生力,力生于德……人各力其力也,惟大德为能得群力",意思是说家族、家庭都能尊重每个人天性成长,并且能够形成合力的话,这个家庭怎么会不兴旺呢?刘氏家训里也很大程度上体现这一理念,比如慎言、惩忿、窒欲便是修道养德的方法。

刘伯温主张无论对待族人、奴仆、邻里皆不以冲突为上,必须善待并保持以和为贵的交往方式。家训中对待婢仆的要求为"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饥寒不失其养,役使不求其备"。从中看出刘伯温提倡尊重人格的理念。事实上,刘伯温还写过一篇文章,否定女子"七出"中存在的不合理性。他写道:"恶疾之与无子,岂人之所欲哉,非所欲而得之,其不幸也大矣,而出之,忍矣哉!夫妇,人伦之一也,妇以夫为天,不矜其不幸,而遂弃之,岂天理哉",休弃不能生育或患重病的妻子不符合天理,体现其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遵道而行应用到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处理上,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应尊重妇女。《易经》记载,"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乾卦,代表天,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地,代表女人,两者只是代表不同的位置和指向,并无厚此薄彼的意思。而"天尊地卑,男尊女卑"中"卑"字用甲骨文书写也只是一只手托着"甲"字,指的是地位处下方,但绝不是卑贱之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