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对官员贪污实行的“完赃减等免罪例”对吏治有什么影响?

2024-02-21 17:02     360kuai

在封建社会里,清代法律应该说是非常健全的,同时清朝惩贪"执法未尝不严",仅乾隆一朝,因贪污受贿而被处死的封疆大吏就有二十余人,但仍然无法遏制吏治日下的趋势,所谓 "诛殛愈众,贪风愈甚"。很多清史研究者都认为清代吏治腐败,跟清朝制定的"完赃减等"定例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

清朝的"完赃减等"定例普遍而长期适用于侵盗、贪污等犯罪,对清代愈演愈烈的吏治腐败,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历代法律体系都把奖廉惩贪作为治官之本,因为吏治清明与否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早在春秋时期,晏子相齐时便说过:"廉者,政之本也",汉文帝也认为"廉吏,政之表也"。清朝的康熙也深知 "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

中国的封建王朝惩贪的法律有一个基本特点,即以赃定罪,严治枉法。唐律有 "六赃",其中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 "三赃",俱指官吏而言,而以枉法最重,不枉法次之,受所监临又次之。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周瑜、鲁肃、吕蒙为何都是英年早逝,究竟与孙权有没有关系呢?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乃是根据《三国志》改编的一部历史小说,在罗贯中先生的笔下将“乱世出英雄”这五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曹操手下的郭嘉、荀彧等一度改变了天下大势,刘备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