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探讨:宋朝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3)

2024-02-09 16:22     360kuai

第一点。他们认为赵匡胤在统一南方的时候导致宋朝"兵力已疲","中国之势终弱"。然而宋朝在统一南方的时候,损失非常小,两个月内拿下荆湖,六十六天灭后蜀(而后倒是花费了两年时间平定蜀乱),十州之兵灭南汉,灭南唐也是轻轻松松,赵光义灭吴越,更是吴越主动投降。整个宋朝对南方的统一战争可谓是摧枯拉朽,宋朝在统一、平定南方过程中的损失远比不上所得到的回报,唯一耽误的就是时间。因此,宋朝因为统一南方导致的兵疲势弱并不存在,宋朝非但没弱,反而极大的增强了实力。

第二点,就算赵匡胤先北后南,赵匡胤的这个北指的是北汉,而不是燕云十六州或者说契丹人。事实上,赵匡胤当时首先选择的是先北后南,不过他这个先北后南和柴荣的先北后南有很大区别。柴荣的先北后南指的是先复幽云,再平江南,这个北指的是契丹人占据的幽云十六州。而赵匡胤的先北后南指的是先灭北汉,再平江南,这个北指的是北汉,赵匡胤最想先灭掉的是北汉。因为这个北汉实在太烦了,北汉和后周可谓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赵匡胤继承了后周王朝的一切,也继承了北汉的仇恨。自赵匡胤登基以来,北汉就一直在挑事,李筠叛乱,北汉就出兵帮忙了。而后更是三番四次,不断出兵南下,骚扰北宋。赵匡胤被北汉搞得烦不胜烦,平定李筠叛乱后,当时就想收拾北汉。为此,他曾多次征求手下人意见。第一次是在建隆元年(960年)八月,《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时上将有事于北汉,因密访策略,永德曰:"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为援,未可仓卒取也。臣愚以为每岁多设游兵,扰其田事,仍发间使谍契丹,先绝其援,然后可图。"上曰:"善。"当时赵匡胤问自己的老上司、时任忠武节度使张永德。结果张永德认为,北汉虽然兵少,却十分强悍,而且又有契丹人援助,不能速取。张永德从军事、外交两方面打消了赵匡胤北征北汉之念。

第二次是在建隆二年(961),《宋史·张晖传》记载:建隆二年,太原未下,诏入觐问计,张晖对曰:"泽、潞经李筠之叛,疮痍未复,军旅一兴,恐人力重困。不若戢兵育民,俟富庶而后为谋。"张晖认为和北汉接壤的泽州、潞州经过李筠叛乱后,还没有恢复过来,这时候打,百姓受不了,经济条件不足,应该戢兵育民,等泽潞地区经济恢复过来再图谋北汉。张晖从经济角度反对赵匡胤打北汉。第三次就是,建隆三年(962年),雪夜定策时赵匡胤问赵普:"吾欲收太原。"赵匡胤直接对赵普说要打北汉。赵匡胤三次问北征之事,说的都是北汉,从头到尾都没说燕云的事。也就是说,就算赵匡胤执行先北后南,也是先打北汉,而不是燕云十六州。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末代皇后婉容,皇宫的伪女主,一生的悲剧从嫁给溥仪那一刻开始

古代的紫禁城,如今的故宫,从明朝朱棣开始,已经走过了近600年的历史,作为皇帝的家,它古老又荣耀,承载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仿佛成了它的使命,当然了它的主人,除了皇帝,还有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