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探讨:宋朝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4)

2024-02-09 16:22     360kuai

这和王朴《平边策》"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可为后图。"以及柴荣直接北伐契丹都截然不同,也没有达到陆游、钱穆先取燕云的要求。就算赵匡胤先打下了北汉,燕云十六州还是在契丹人手里,还是留给后人。第三点,陆游、钱穆认为如果赵匡胤先打契丹,会顺利拿下燕云十六州。陆游也好,钱穆也罢,他们的观点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先北后南是正确的,先打北能成功。理由是辽国正好著名的昏君睡王耶律璟当政,辽国是最虚弱的时候,宋朝这时候北伐,胜算不小;而且柴荣北伐战果斐然,如果不是柴荣重病,北伐进一步扩大战果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赵匡胤复制柴荣北伐,效果应该也差不多,拿下燕云十六州不在话下。然而,柴荣北伐时期,也是耶律璟在位时期,后周之所以取得胜绩,是因为周辽双方没有爆发激战。而等柴荣准备继续打幽州时,诸将的反应是,"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事实上,当时耶律璟已经派人驻守幽州之北,并让北汉袭扰后周大军后路。假如柴荣执意打幽州,双方胜负未知。也就是说就算赵匡胤北伐燕云,也是一个胜负未知之局。

陆游和钱穆的前提并不存在,这也就让他们对先南后北的指责也就缺少让人信服的力度。毕竟柴荣的计划风险太高,结果又不明了,换任何一人都不敢为一个未知的结果,执行这么危险的计划。世上只有一个柴荣,敢置北汉于不顾,先拔燕云。真按他们所说,赵匡胤敢在南方未平,北汉未克的情况下和契丹爆发战争吗?战争一起,赵匡胤能赢吗?因此不克北汉,不收燕云,成为知兵的赵匡胤和素不知兵的赵光义都奉行的原则。对于赵匡胤来说,南方诸国,都是菜鸡,平定南方,有如摧枯拉朽,几乎是必胜之局。既然如此,何不先平南方,再拔北汉,最后再图燕云?这样才是稳妥之策,既能增强自己实力之余,又能扫除后顾之忧。就算以事后诸葛亮来看,赵匡胤在平荆湖、灭后蜀,实力大增之后,都没能拿下北汉,收复燕云。那么谁能保证他不取南方,直攻燕云就能成功呢?历史证明,统一中原的北宋也就和契丹打个平手,也没能拿下燕云。没统一中原的北宋想拿下燕云,唯一的凭仗不过是建立在睡王耶律璟昏庸、辽国虚弱的前提上。而这样的凭仗又有多可靠呢?或许如果赵匡胤先打燕云没拿下来的话,又会有人说应该先平南方,再下燕云。只要宋朝没拿下燕云,无论赵匡胤当时怎么做,都是错。所以,说到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往前倒推,多半也还是打不过,实力不够,怎么幻想也只是个幻想,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总之,站在赵匡胤当时的角度,先南后北是切实可行,正确无误的必然选择。至于事后拿不回燕云,又是另外一回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