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宋朝开创了“新局面”?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说起(10)

2021-08-15 09:50  360kuai

城镇工商各行穿着特定服饰

宋代士大夫主张服饰不宜过分华丽,崇尚简朴,袁采《袁氏世范》要求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色彩不如唐代鲜艳。服饰演变大体有两种趋势,一是常服的礼服化,二是下层民众模仿上层社会的服饰习俗。

古人蓄发,因此头的巾、帽是重要服饰。宋代男子的首服主要是幞头,即使帝王、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需要服冠冕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由东汉幅巾演变而成,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后系头上,又称"四脚""上巾""折上巾"。宋代幞头脱离巾帕形式,演变为一种帽子。

宋代官员的幞头,以藤草编成内型,外糊以纱,纱涂以漆,改唐人常用的软脚幞头为硬脚幞头,即幞头后面的两脚加入丝弦,使之坚挺上翘。此外有交脚、曲脚,为仆从、公差或卑贱服用,高脚、卷脚、银叶弓脚、一脚朝天一脚蜷曲等式幞头,多用于仪卫及歌乐杂职。取鲜艳颜色加金丝线的幞头,多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南宋有婚前三日女家向男家赠紫花幞头的习俗。后由于幞头成为文武百官的法定服饰,黎民百姓并不多用。一般文人又恢复古代幅巾制度,以裹巾为雅。苏轼"桶高檐短",时人多效之,谓"东坡巾",又有所谓"程子巾""逍遥巾""山谷巾"等,种类繁多。南宋戴巾风气更盛,高级将官也以包裹巾帛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