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突厥杀尽俘虏后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亲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是没有追上。
久视元年(700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天宝六载(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关于狄仁杰和武则天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多次利用解梦告诫武则将天下还给李家。后来更是对想立侄子武三思为皇太子的武则天说:“姑侄和母子哪个更亲?立儿子千秋之后还可以配享太庙。如果立侄子,从来没有听说过把姑姑配享宗庙的?”最终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武则天逐渐醒悟,接回李显并立为皇太子。
至于狄仁杰最后为什么会成为福尔摩斯式的人物,一是在任大理丞期间断案一万七千无一冤案被作为传奇流传。但最终成名,却是因为荷兰人高罗佩以狄仁杰为主人公写就的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在欧美引起轰动,之后又传回中国再逐渐被侦探迷们所知。
在说另外三位之前,要简单说下宋朝的官职。宋朝官制极度复杂,分为寄禄官,代表的是官员的待遇等级,一个人寄禄官是某某县令,但是他可能一辈子也没到过那个地方,只是表示他拿的俸禄是这个县令标准的。还有是相当现在名誉职称的,比如集贤阁、龙图阁学士,还有各种殿学士,没有到宰辅执政一级是不会授予的。最后差遣官才是实际的职位,可能是高品级的官差遣低等级的职务,理论上宰相的品级当个市长都是有可能的,或者品级不够也能做比较高的差遣,前面加个权就行,就像现在副科长级别坐科长位置一样。
反正看宋朝历史,官位非常复杂,只要有概念就行。还有宋朝虽然是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主文,枢密使主武辅助。但实际平章事后来逐渐被架空,参知政事和枢密使成为实际负责文武的宰相。平章事大多是重臣外放或退休后加的名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