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背景下,"出海"自然成为国产"三蹦子"最佳选择,如同迁徙的象群,开始寻觅新方向。
实际上,很多国内电动车企业已经悄悄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了。
之前博主@Bobo购买的就是来自无锡国威的一款电动"三蹦子",生产基地位于无锡的锡山电动车产业园。
● 图源:@Bobo在美国
电动车产业在无锡被列为"四新四强"产业集群之一,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无锡的锡山区被誉为"中国电动车之乡",全国电动车十强企业中的雅迪、新日、台铃、爱玛、金箭、小刀均汇聚于此。
2023年,无锡160多家电动车出口企业,平均外贸增幅高达20%,最高的企业甚至达到50%。
无锡电动车企业外销增幅最大变化是,过去需要通过经销商代销,如今可以直接通过跨境电商卖货,手续简便,销售成本也降低许多。
不过,无锡电动车产业可能更侧重于二轮电动车制造,国内电动"三蹦子"产业实力最雄厚的还得看江苏徐州的丰县。
业内素有"全球电动三轮车看中国,中国电动三轮车看丰县"说法。
根据公开资料,全国10强的电动三轮车整车企业中有7家落户丰县,当地拥有电动车整车及配件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生产整车能力突破500万辆,占据国内60%以上的电动三轮车市场份额和95%以上的电机市场份额,产品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微小的吐息汇成长风,除了国产"三蹦子",还有更多"中国造"也逐渐火到了海外。
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相当于每4辆出口汽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
2023年10月17日,随着东南亚第一条高铁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代表中国新基建的高铁等项目正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新明星产品。
"中国制造"填充世界,迎来高光时刻,悄然开启新的进化篇章。
过去一年时间内,来自中国"白色家电"产业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在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50%,出口规模世界第一;"中国造"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更是全球消费者竞相购买的热门商品。
四十年开放长风,几代人制造业沉淀,无数"中国制造"借助互联网再次漂洋过海,自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