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道路狭窄的欧洲城市,"三蹦子"的便捷性更显而易见,凭借其娇小的体型穿行自如,又免去了寻找停车位的麻烦。
对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说,中国产的"三蹦子"不是什么身份象征,就是一辆贴合人们出行需求的"多用途车"。
● 图源:壹图网
在非洲,"三蹦子"是一部能让家庭发家致富的"运输工具";俄乌冲突期间,"三蹦子"又化身灵活机动的"运兵车"。
说起来,不是皮卡买不起,而是"三蹦子"更具性价比。
"三蹦子""蹦"出海外的背后,正是中国制造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02
"中国制造"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从今年元旦开始,北京禁止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上路,不得在公共场所停放,违者将被依法查处。
除北京外,湖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份也已出台相关政策对"老头乐"上路进行监管和限制。
民间俗称的"老头乐",正式名称叫低速电动车,其实就是电动"三蹦子"套了一个迷你版的汽车外壳。
● 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不管是"老头乐"还是"三蹦子",由于因无需牌照和驾照,驾驶者完全不受交通规则的约束,造成无数交通事故。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2017年全国发生的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
针对电动三轮车的管理混乱、安全系数低等缺点,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存量产能逐步转型或淘汰,引导企业转型。
伴随监管越来越严,以及汽车的大幅降价,趋于饱和的国内电动三轮车业务直线下滑。
根据中国电动三轮车行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作为全球电动三轮车最大的市场,国产电动三轮车销售额从300亿元已逐步跌至2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