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北约与乌克兰,相互利用又相互博弈(3)

2023-07-14 11:27     观察者网

辩论中,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一些顶尖战略思想家,比如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查尔斯·库普坎(Charles Kupchan)、史蒂夫·沃德(Steven Walt)、安德鲁·贝斯维奇 (Andrew Bacevich)、里查德·贝兹(Richard Betts)、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及克林顿时期的政策计划主任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等都公开表示,北约东扩是"战略错误",有两个理由:

一是战术原因。如果想打败俄罗斯,必须要承担核战争的风险。俄罗斯是核大国,一旦被逼入墙角,会使用核武器。核战争没有赢家,因为核战争的末日就是所有人的末日(the end of the war is the end of us all)。

二是战略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登上了超级大国的地位,但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短板是它位于新世界、新大陆。当时的情况是,从苏联到中国,再到印度的整个欧亚大陆,要么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么是左倾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美国都控制不了。

所以,当时美国设定的战略,就是一定要牢牢控制住欧洲,至少是西欧国家,以此确保美国在旧大陆有立足点。同时,美国得以通过欧洲力量的支撑来确保其世界霸主地位,也能把日韩等亚太岛链带动起来。要实现这个"战略初心",就要让这些国家时时刻刻感到,单凭自身国家的力量无法解决安全威胁,必须在安全上依赖美国。

在冷战时期,这个威胁是苏联和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组织。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也没有了,这时候如果再彻底打败俄罗斯,欧洲就不再有"自己掌控不了的安全威胁"了。尤其是英国脱欧后,欧洲大陆的事务重新回到了德法等陆权国家的掌控之中。

工业革命后,欧洲最大的变化是英国这样一个海权国家操控了欧洲大陆的事务。而海权国家的第一战略目标就是结盟,只有通过结盟才能控制大陆国家。英国脱欧,加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陆权大国对外战略的重点不是结盟,而是要稳定自己周边,确保自己的领袖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德法两国、尤其是法国要提倡战略自主的根本原因。因此,美国认识到,如果俄罗斯被打垮,欧洲就会不受控制、寻求战略自主。如果美国难以控制欧洲大陆,其霸权也就动摇了。

正是由于美国不忘其"战略初心",拜登才单方面于5月31号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那篇文章,划下4条红线,不要打赢这场战争。美国的急转弯,使欧洲意识到,美国根本就不想打赢这场战争,而是要利用这场战争消耗俄罗斯、控制欧洲。

这正是欧美之间、北约成员国之间在俄乌战争中的根本矛盾:这场战争要如何打?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不想、不能打赢、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怎样结束?

这才是北约峰会上的主要矛盾,表面上可以掩盖,即至少在战争结束前不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这是欧美双方一致的立场。但接下来问题是,如果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战争怎样打下去?应该怎样结束?在这一点上,欧美之间是有根本矛盾的。这也是自去年5月31号拜登发表文章后,法德两国越来越要求战略自主。只不过现在,德国敢怒不敢言,因为外有美国压力,内部因政治碎片化而不得不坚持"政治正确"以保持基本稳定。马克龙敢发声,但发声之后,法国发生暴乱,这背后难免有美国的推动。

6月底以来,由警察射杀北非裔少年所引发的全国群体性暴力愈演愈烈。图自法新社

从长远的根本利益来看,战争无限期持续对欧洲没有任何好处。本次北约峰会,表面上看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但实际上是欧盟主要国家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巨大矛盾。

现在,欧洲主要国家面临着几个问题。第一,受到美国的压制,因此对美国不敢公开反抗;同时,欧洲主要国家受中东欧国家挟持,如立陶宛、波兰、捷克等国愿意跟着美国走,欧洲内部存在分裂。第二,中东欧国家与西欧主要国家不一致,而自己国家内部又存在很多政治和经济问题,威胁其社会安定。所以,欧洲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状况。具体表现就是在俄乌冲突上有强烈的情绪、却无清晰统一的立场,有各种要求、却无切实可行的政策;被形势牵着走,十分难受担忧,但很无奈。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