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出不了明君,有4个原因,沉迷酒色不算大问题(4)

2024-04-19 16:22     360kuai

太祖在建国之初就十分注重通过各种典章制度、礼仪规范将天子意识不断强化、推广于整个社会,不遗余力地施行礼乐教化,并要求皇帝在亲祭(天地、太庙、社稷、山川诸神皆天子亲祀)的宗教活动中,临祭斋戒三日,务致精专、正心诚意。在整个祭祀过程中,皇帝除了虔诚祭拜神灵外,心中不容有其他任何杂念。太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戒饬百官。太祖希望所有的人都重视祭祀活动,修身养性,不得有丝毫差错。

然而,明代中后期的皇帝显然没有早期皇帝的虔诚与敬业,他们经常遣人代行。武宗在其后期统治中四处巡游,无法参加许多重要的庆典活动,改派官员代行,或将日期延后。本来十分庄重严肃、需要皇帝精诚配合的祭祀活动,却因皇帝的轻漫而趋于儿戏化。

世宗原本十分注重整理传统礼仪制度规范,但在"大礼议"之争胜利后,反而不再重视各种礼仪的执行。他终日隐居深宫,修道炼丹,祈求长生不老,较少出席朝廷的各种庆典仪式,只是派遣亲信或者宠臣代行祭祀。群臣纷纷上书反对,提出抗议。文武百官逐渐接受皇帝亲祀项目遣官代行的做法,不再劝谏、抗争,听之任之。

至于明神宗更是借口身体不适、行动不便,使遣官代行成为常态。在关于光宗、熹宗朝祭祀的记载中,大臣和皇帝也经常产生分歧,劝谏无数。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