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邯郸已经沦陷,庞涓率领八万魏军准备攻打卫国。而孙膑和田忌率领八万大军到了齐国和魏国的边境地区。田忌想直接和魏军主力一较高下,被孙膑阻止。他认为魏国一直在外作战,国内肯定疏于防范,应该声东击西,围攻魏国,迫使魏国撤兵,从而解救赵国。田忌采纳了他的建议,俩人合谋让庞涓误以为齐军的指挥官没有才能,让庞涓掉以轻心,攻打齐军。庞涓果然上了当,孙膑率领主力部队提前埋伏在桂陵,一举擒获了庞涓,史称桂陵之战。
庞涓第一次败给孙膑,其实正是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之时。魏国大军当时已经打到了赵国都城邯郸附近,而齐楚秦国则陈兵边境,随时关注战局变化。孙膑采取的策略除了围攻魏国都城以外,更是使用了擒贼先擒王,设伏于桂陵正是为暗算庞涓。而庞涓与孙膑师出同门,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孙膑是目标单一,庞涓则是前后思虑,既要稳固邯郸之战成果,又要奔袭救援都城,形势上本来就处于劣势。若是两国主要军事力量正面对抗,魏国或许还能占据先机。后来庞涓被擒,魏国大军依然击败了齐国大军,逼得齐国大军撤离出境,可见魏国主力部队并没有受到损伤。
孙膑继续他的复仇之路--围魏救韩马陵之战。
不过,这次战役没有击败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攻打魏国的首都,邯郸依然被魏国占领。公元前352年,魏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了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只好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才休战。次年,庞涓被放回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