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之际流落朝鲜:从遥远西域高昌走出去的畏兀儿人家族(5)

2024-05-06 12:22     360kuai

(1349年),元朝不知不觉到了末期,各地义军风起云涌,他以正议大夫充任泉州路达鲁花赤。

由于形势严峻,偰玉立在泉州任上,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城防建设上。他见谯楼瓦腐木朽,拨款修建,并发动当地一些有钱人捐助。费时三月,谯楼恢复旧观。当时同安、仙游等地“流贼”时常骚扰泉州,为加强防范,保护民众不受骚扰,至正十二年,偰玉立决意拓城。他将罗城南墙向南推进,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知州游九功所筑“东自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的翼城连接成新罗城,内外都用石头垒筑。改镇南门名德济门。废通津门,又在临漳、德济门之间建南薰门。偰玉立在扩城同时,疏浚城壕,并在旧罗城南濠两岸砌石,作为内濠。

偰玉立为官能体察民情,兴举废坠,修造桥梁,赈济贫苦,做了不少得民心的好事。当地清净寺供天的银灯和房屋寺产被窃被占,寺庙废坏。教徒到官府控告,多年不得解决。这一年,闽海宪金赫德尔行部至泉州,清净寺教长夏不鲁罕丁、都寺舍剌甫丁、哈怫卜又率领众教徒投诉,赫德尔命偰玉立负责办理,偰玉立很快征回旧物,教徒大悦。偰玉立又倡议并主持清净寺的重修工作。里人金阿里独力捐资,寺宇焕然一新。至正十年,偰玉立主持重修泉州文庙明伦、议道二堂和西庑斋舍、先贤祠等,也得到百姓称赞。因此,泉州人民很敬重他,在城东和桥南二处立祠奉祀。在政事之外,偰玉立还留心考求地方志乘。南宋淳佑《精源新志》(又名“后志”,成书于淳祐十年)以后,泉州方志已经百年失修,当时朝廷开修宋、辽、金三史,征集各地方志,泉州独缺。偰玉立感到“是邦古今政治沿革、风土习尚变迁不同,太平百年,谱牒犹有遗逸矣。今不搜集,后将无征”,所以亲自主持《清源续志》编纂工作,聘三山(福州)文士吴鉴具体负责,考求图志,搜访旧闻,编辑成书。另外,泉州是元朝最大海港,舶司所在,旅行家汪大渊当时冬天再次来泉州,偰玉立知道他多年游历海外,熟悉海外诸国山川、土俗、风景、物产,就请他撰《岛夷志》附于郡志之后。

偰玉立重视传承文化,因为他本身工诗书,好山水,遍游泉州名山古迹,留下许多吟咏题刻。他曾著有诗集《世玉集》,部分诗歌散佚在顾嗣立《元诗选》里,其中《游晋溪》、《清源洞》、《天风海云楼》等写春日郊游和秋天抒怀,笔法自然清新。

偰玉立的兄弟偰哲笃,累任中顺大夫佥广东道肃政廉访司事、吏部尚书、参政知事。偰哲笃与马祖常、欧阳玄、许有壬、黄溍等著名文士为同年。偰哲笃也善诗,以文学显名,所存《题赵千里〈夜潮图〉》中“风涛汹涌千霍发,拍岸翻空倒银阙。雁声惊起一江秋,万里无云挂明月”。描写秋江夜景,气势磅礴,颇具特色。他还曾担任过《辽史》提调官。到偰哲笃的儿子偰百僚的时候,他们举家东迁高丽国,后来的子孙长寿、眉寿、耐、振等多次代表高丽、朝鲜出使明朝,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导致偰百僚东迁高丽的最初原因,却正是他老爸偰哲笃在朝廷惹来的风波。偰哲笃一度做到尚书和参政知事的官衔,算是地位颇高,可惜当时百年元朝到了积重难反的地步。“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在元朝末年社会上流传的这首《醉太平小令》中,将“变钞”、“钞买钞”说成导致红巾军大起义的“根源”之一。此次“变钞”指的是至正十年(1350)变更钞法,这个建议与实施者就是当时吏部尚书偰哲笃。偰哲笃的变更钞法的建议是在元末财政危机严重的形势下提出来的,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时岌岌可危的朝廷困境。偰哲笃“建言更钞法”,元顺帝“命中书省、御史台、集贤、翰林两院之臣集议之。”在讨论中,受到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吕思诚等人的反对,双方发生激烈争辩。这次争议的结果,因偰哲笃等得到丞相脱脱的支持,新钞法得以实行。偰哲笃原拟使交钞与铜钱子母相权并用,来达到抑止钞价贬值,以实钞法的目的。然而事与愿违,几年之间纸币急剧增加,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偰哲笃所推行的钞法以惨败而告终。《元史·食货志》记云:“物价腾踊,价逾十倍。……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民最后连铜钱也不用了,开始以物易物,纸币更是信用破裂,几成废纸。偰哲笃钞法改革遭到惨败是必然的,后来的风波结果导致民变四起,脱脱镇压受到指责,一门被陷害,对偰哲笃也翻出理财失败的旧账,遭到了牵连。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