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子”是云南“山间中小盆地”的范畴,包括成因各异的多种小地貌类型。云南曲靖由8大坝子组成,坝子亿万年前是汪洋大海。地层隆起,海水消退,沧海桑田,寥廓山、龙海山及周边地区出露了许多海洋生物化石,尤其以腕足类贝壳化石最多,主要分布着4.25亿-数千万年的志留纪、泥盆纪、二三叠纪及新生代腕足类化石,分布广、数量多,种类多达上百种。舌形贝、五房贝、小圆货贝、神父贝、正形贝、纽月贝、长身贝、小嘴贝、无洞贝、石燕贝、穿孔贝、曲靖仿无洞贝、曲靖郝氏石燕、红庙古无窗贝、云南古准无窗贝、云南小螺贝、廖角(寥廓)贻蚶、曲靖拟瓢蛤等腕足类动物及曲靖泡沫珊瑚、曲靖中巢珊瑚、潇湘笛管珊瑚、曲靖笔网苔藓虫、翠峰山瘤石遍布坝子各处山岭间。
古生物多样性地质地貌,曲靖人产生了一种特殊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徒步到坝子边缘山岭间捡拾贝壳化石。低调的“二调”老李就是这样一位爱好者,他用这种方式打发时光已经许多年,给自己带来了不少乐趣。炎炎夏日哪里去?曲靖坝子的边缘有一道美丽风景,就让我们随老李一起到曲靖坝子的边缘去走一走、看一看这道靓丽的风景线。
沾益桃园
在曲靖,可以作为坝子边缘看风景的地点很多,沾益桃园村便是其中之一。桃园村距离曲靖大约20公里的路程,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没有直达的公交车。要到桃园村,可以从珠街方向走,到达珠街的桥头,再顺着“沾潦”公路沿南盘江方向,向北行使10余公里,便可到达。河的两岸是泛着新绿的白杨树,河里不时游出一只只,这是一种形似小鸭子的水鸟,当地人管这种水鸟叫“水葫芦”,它们靠觅食小鱼小虾和昆虫为生。见到有人,们便迅速扎进水里不见了。白杨树间不时的传来鸟鸣,非常神奇的是还能够见到老鸹与喜鹊这两种多年没有见到的鸟类,它们居然同栖在一个枝桠,和平共处,一喜一悲,反差极大,让人非常莫名。南盘江两岸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秧苗正茁壮成长。田野里,不时飞起又落下一只只白鹳、苍鹭,把色彩单调的田野点缀得生动了许多。
顺着南盘江的一个分支逆流而上,不一会边到了麒麟区与沾益交界的桃园村边。桃园,一个美丽的名字,村子自然也很美丽。在村边的小溪里汲一捧清水洗把脸,好生清凉。溪水两边都是农田,农田下面大约一米左右裸露出来的,却是一块块标准光滑异常的鹅卵石,可以肯定,这些田地下面在很多年前一定是水宽波涌的河流。
一位坐在田埂上小息的村民看到我们,很自然的主动问道:“你们是来捡‘抱母鸡’的吧?”看到我们惊讶的眼神,他顺手一指,继续说到:“‘抱母鸡’靠山脚很多,学生们放假,他们知道,可以找他们带路。”
所谓“抱母鸡”原本指一种叫“水龟虫”的鞘翅目昆虫,村民所说的“抱母鸡”其实就是志留纪地层里的贝类化石。从10多岁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时间匆匆,转眼已经过去了30多年,我已经记不清楚我到底来过这里多少回了。
我问道:“现在‘抱母鸡’还多吗?”
这位村民答道:“现在没有过去多了,前些年,搞地质的来的人多,拉走的太多了。”
我继续问村民:“拳头大的‘抱母鸡’咯还捡得到?”我所说的拳头大的“抱母鸡”,是指志留纪地层里的一种叫“枭头贝”的古生物化石,“枭头贝”形似猫头鹰的头部而得名,许多人也误把“枭头贝”叫作“鹗头贝”。
“少了,时不时下雨过后,去村边的山沟里还能够捡到。”村民答道。
他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围拢成一个圆圈,继续说道:“大的‘抱母鸡’有猪心那么大,数量不多,用锤子砸开,中间有个黑油滴状的‘油珠子’,放的太阳下晒,一哈就不见得掉了。”
保留了亿万年的古生物化石还能晒出油来,这到是很新鲜。
告别了村民,我们顺着村里的小路向山沟走去。记得30多年前第一次来桃园村时,这里土墼瓦房居多,许多村民围墙用的石头居然都是些珊瑚化石。现如今,桃园村里过去比较常见的土墼瓦房已经见不到了,新建了许多砖混楼房,外墙还贴了瓷砖,真是日新月异啊。
“来捡‘抱母鸡’咯?”一群马帮走了过来。他们热情的告诉我们:“前面‘瓦房子’最多了。”桃园在曲靖坝子的边缘,一些村民为了进山方便,至今仍然保留着用马驮东西的习惯。
“瓦房子”紧靠山脚,距离村子大约五六百米,是看果园的人居住的地方。“瓦房子”前面有一条山沟,山上植被很差,雨季来临,许多鹅卵石和化石都被从泥土里冲了出来,顺着山沟冲了下来。山沟在“瓦房子”这里形成了一个急弯,冲下来的石头便常常堆积于此。山沟里贝类化石、珊瑚化石,品种不多,但是数量却不少。
潇湘湖畔
潇湘紧邻潇湘水库,这里是曲靖坝子的又一个边缘地带。潇湘湖水清澈湛蓝,远远望去与天连为一体,白云仿佛也融进水里。湖水周围植被较好,湖边几个兰色帐篷星星点点的围绕着湖岸,岸边常能看见三两闲人手持钓竿悠然自得的野钓。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石头路,显得格外的和谐。
“歪歪”是当地人对贝壳的习惯称谓,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潇湘红庙村有许多“歪歪石”,小孩子们都喜欢捡来玩。
出红庙村大约四五百米,从号称“云南第一路”的昆曲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桥上横穿而过,便是一片荒地,地旁小路两边裸露出层层页岩,有的较为完整,有的却已经被风吹日晒成碎块,零零散散的。在一些页岩上密密麻麻的是一些贝壳和小钉螺化石。这些贝壳和钉螺化石非常密集,一块十余平方米的石块上,数量可多达数百。而且同一地方所见到的化石大小均匀、种类单一。很难想象这些古生物当年在这样一个几乎不能喘息的环境中是怎么样生活的,是什么导致它们过度生长?这些或许也是它们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人类的生活空间如果有一天变成这样,那将是多么的可怕。
红庙村的古生物化石以软体动物化石居多,除了软体动物化石,这里还能够见到一些页岩上密布着一种如蚂蚁卵大小的微小生物化石。在湖岸周围的一些农家院落,村民们常常用一种长约一米多、小约几十厘米,很薄的青灰色页岩砌墙、铺地,上面隐隐约约也能够看到如画般的一些古生物遗迹。
与桃园村的相比,红庙村的古生物化石显得小了许多,多数都只有指甲盖大小。大有大的粗犷,小有小的精致,仔细品味,每一粒贝壳化石都凝集着一种古老和朴素。它们曾经都是生命体,感受过人类没有感受过的另一种境界,如今变成了没有生命的石头,默默的相伴大地、面对蓝天。
越州榕峰
在曲陆高速公路边的三宝鸡汤村靠越州,是曲靖坝子的另一个边缘地带。下了公路向南行一公里左右,有个佛天村,耸立在村后的便是榕峰山。
山因水而柔美无比。西山生态植被良好,沿山峰而下有泉流无数。寻着佛天村后西山山路向山上行走,我们听到了潺潺的水声。转过山湾,一股山涧溪流,淙淙地,蕴涵着森林的野性、岩石的深邃、绿草的柔美,夹杂着鲜花、翠竹飘零的花瓣从一溶洞中轻柔而下。
溪流潺潺,踏过沁凉的山石,在清澈的山溪中戏水、欢歌,洗去身上的泥迹,也荡涤尽了心中沉聚的疲倦,浑身透着全所未有的舒爽。抬眼凝望莽莽的原始森林,山溪的清澈,森林的野性,林中的幽思融为一体,让人浮想联翩。
踏着落叶、泥土、化石混合铺成的松软小道,幽深的原始森林伴随着遮天蔽日的浓绿,沁人心脾的凉意便呈现在人们眼前。
榕峰山地貌复杂,地质地层丰富,沿箐沟可见到许多古生物化石包裹体,岩石层层叠叠,松疏斑驳。在山上,也许你无意间捡起来的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或许就是著名的古生物化石。
这里的化石种类不多,只有蜂巢珊瑚、四射珊瑚、枝状珊瑚、泡沫珊瑚和一些贝类化石,这些化石多包裹在石头里,块体致密,形体较大,整体观赏性较强。
“曲靖腕足化石及珊瑚化石分布广泛,除了上述这些地方,在麒麟学校附近、曲靖党校附近也有分布,种类很多。”结束了行程,老李意犹未尽,继续向笔者介绍自己的“化石经”。
当你站在高山之颠,俯瞰峰峦叠嶂、山岳吐精、玉兰款冬、泥土流红、山樱夏艳、稻田映绿,处渊流芳的曲靖坝子,敲打岩层拣拾“海家乡”“鱼故乡”“龙世界”曲靖的精美腕足类化石之时,愉悦及满足一定会充斥和荡漾着你美丽的心田。
图文:包建新
编审:刘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