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办法的特朗普,宣布3521%惊人关税,王毅一句话让东南亚安心
根据金融界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决定对来自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柬埔寨因所谓"拒不配合调查",其太阳能产品面临高达3521%的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此番举动,看似针对东南亚四国,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标是中国。中国在太阳能行业发展迅猛,已然成为行业"领头羊"。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中国掌控着超过八成的晶硅产能和四分之三的光伏设备技术专利,并且不断推动产品技术更新迭代。多年来,美国一直对中国光伏产业耿耿于怀。早在2012年,美国商务部就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
特朗普(资料图)
2018年后,更是变本加厉,在原有"双反"基础上,又叠加201关税、301关税等,层层设卡,试图将中国光伏产品阻挡在美国市场之外。面对美国的重重封锁,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利用当地劳动力等优势,形成了"中国技术 + 东盟制造"的分工模式,继续服务全球市场,其中美国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
美国眼见此情况,认为自身利益受损,于是对这四个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的东南亚国家下手,企图通过高额关税切断中国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破坏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的布局,同时胁迫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实现其"脱钩断链"的战略意图。
但美国的这一做法可谓是"损人不利己"。从美国国内来看,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一政策。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指出,关税提高必然导致进口电池价格上涨,而美国本土工厂急需这些电池,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会损害美国光伏生产商的利益。彭博社也认为,该关税政策虽可能使部分美国国内制造商受益,但会对长期依赖外国供应的美国生产商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太阳能行业的不确定性,扰乱全球供应链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