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胜负已定?特朗普对中国连退两步,只为换取一个"愿望"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改变口风,称与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的关税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承认,当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已"难以为继"。这一系列消息,不禁让人揣测,中美贸易摩擦的局势是否即将迎来重大转变?
自2025年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中国便成为其关税政策重点针对对象。4月,美国推行"对等关税",致使中国输美商品税率飙升至145%。特朗普高举"美国优先"大旗发动关税战,妄图逼迫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让步,可现实却给了美国沉重一击。
特朗普(资料图)
专家也提到,美国国内反对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声音高涨。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对美国消费者和厂商至关重要。高额关税将中国产品拒之门外,导致部分产品难以找到替代品,降低了美国民众生活质量;即便有替代产品,价格也会大幅提高,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1月低0.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至1.8%,较1月低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报告明确指出,美国政府4月2日推行的关税政策,使实际关税达百年最高水平,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负面冲击" 。
在经济承压的同时,特朗普还需考量中期选举这一政治因素。特朗普必须重视中期选举中选民的态度。持续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特朗普及其所在共和党的执政根基产生不利影响,动摇其选民基础。若因关税问题致使美国民众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发展受阻,选民极有可能在中期选举中对共和党投下反对票 。
美国的农业州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关税战致使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农业州经济利益严重受损。这些农业州选民在中期选举中的态度,对特朗普和共和党而言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