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当时的清政府将戊戌六君子塑造成了乱臣贼子,使得百姓不得安生,自然就会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纷纷赶去观看他们被斩,拍手叫好。群众的愚昧无知,让本可以逃脱的谭嗣同毅然选择留下,"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企图用他的生命来唤醒百姓麻木的心灵,可百姓的举动却真的侮辱了此等豪言壮语,或许谭嗣同也没想到当时的百姓居然如此麻木不堪吧。
事实上,诸如此类百姓不关心国家兴亡的事情还有不少,在鸦片战争发生时,英国的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沿江两岸百姓纷纷出来看热闹。当他们看到清军被打败,士兵们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跳水之时还拍手叫好。当英国人登上岸时,他们还提供食宿,只为得到一些赏钱。
其实百姓之所以如此表现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当时受过教育的百姓并不多,并且长期处于被奴役的状态,不能明辨是非也属正常。另外,百姓也不是没有反抗过,可太平天国的例子就活生生地摆在眼前,这让百姓认为反抗是没有用的,既然是做无用功,那为何还要去做?人都是有惰性的,在水生火热中待久了,也就习惯了,既然反抗没有用,那便顺从,于是围观的百姓便做出了这般无知的举动。鲁迅对此如此评价:"先觉的人,历来都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排挤、压迫、放逐、杀戮,中国人格外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