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腐朽和人才缺乏也是清廷选择退位、而不是重建政权的重要原因。
因为清政府为了保证这群王公贵族的利益,宁肯不断签订屈辱卖国的条约,也不愿意与立宪派分权,把立宪派推到了革命派怀抱之中,导致多地发生起义,清朝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南京成立。
对于清政府来说,内地十八省里面,除了直隶、甘肃等少数几个省份,其余大部分都宣布倒向中华民国,清廷甚至无力镇压各地的革命军,此时的清廷可以说是无人可用,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清廷只能求到了袁世凯的头上,而当袁世凯心中有了自己的野心的时候,清廷可以说是彻底的无依无靠了。
在袁世凯一边同革命军队交战周旋,另一边又在背地里密谈推翻清朝的时候,其实清朝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当袁世凯对清廷施压之后,清朝统治者心中也默然接受了这个结局,在清政府对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的保留对清朝宗室待遇并不打击报复的要求被答应后,清廷宣布退位,而袁世凯也如愿以偿坐上了他的民国大总统的位置。
清廷的退位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不同于往朝历代,清末时期,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中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是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局,乱世必然需要武力来震慑,而清廷在这个时期却又是最为虚弱的时候,自然而然,退位才是能保全自己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