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为何选择退位,而不是退出关外重建政权?有这样四个原因(2)

2021-08-02 21:40  360kuai

其次1894年到1904年这十年间,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加上日俄战争,这三次战争对东北的社会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整个辽沈地区可以说是满目疮痍,而这就导致了清王朝在东北的政治体系空缺,而这就给了张作霖和冯麟阁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带来了机会,而此时沙俄和日本也在关外有着自己的势力,分别对东北都有着一定的控制权。虽然名义上关外仍然属于清廷的管辖范围,但是清廷实际上已经对当年的龙兴之地失去了控制。

第三,如果从可行性上来说,清廷退到关外倒是真的有可能重建一个较弱势的政权,虽说清廷已经对关外逐渐失去了掌控,但是沙俄和日本两方是十分乐意见到清廷在此重新建立一个政权的,达到分裂、弱化中国的图谋,这一点可以从后来的伪满成立也可推断出来。

但是在清帝退位的时候,清廷的实际掌权人是隆裕太后和摄政王等人,这帮人存有一定大一统心理,内心显然并不情愿到关外去给别人做傀儡。那些铁杆保皇党人并未在清廷得势,领头羊又多被民党暗杀,所以清廷也就没有退出关外选择重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