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9国态度明确,王毅外长现场发出6连问,句句戳中要害,美菲都不敢正面回应
根据环球网报道,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外长会会场内,一场围绕南海问题的交锋悄然展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议期间,针对所谓"南海仲裁案"展开全面驳斥,用事实与法理撕开这场持续多年的政治闹剧面具。
这场被菲律宾单方面发起的"仲裁",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2016年所谓的"裁决"闹剧,本质上是菲律宾绕过与中方协商、直接提交国际仲裁的"先斩后奏"。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南海争议应通过直接当事国谈判解决,而菲律宾不仅没走这一步,甚至在启动仲裁前连最基本的"充分交换意见"程序都省了。换句话说,这场仲裁从"起跑线"就违反了最基本的国际规则。
马科斯(资料图)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在2006年就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明确排除了通过强制仲裁解决海洋划界争议的选项。全球主要海洋国家中,除了未加入《公约》的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都作出过类似声明。这意味着,即便抛开"程序正义",菲律宾诉求的核心--涉及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划界的问题,根本不在《公约》管辖范围内。"仲裁庭"硬要管,本质上是越权操作,把国际法变成了自己手中的工具。
更讽刺的是,这场"仲裁"的台前幕后,少不了域外势力的推手。从最初策划到后续炒作,某些国家始终在背后煽风点火,目的很明确:搅乱南海局势,趁机浑水摸鱼。这些年南海的稳定局面,本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的结果,可总有人见不得别人好,非要搞点"小动作"。
面对这些明眼人都能看透的操作,王毅外长在会议间隙抛出了6个直击要害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像一把把"手术刀",剖开了"仲裁案"的荒谬本质:
如果允许随便滥用强制仲裁,那国家间辛苦建立的外交沟通还有用吗?
要是"仲裁"真能解决问题,那双方坐下来谈的意义何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签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里面的承诺是不是就作废了?各国根据《公约》作出的排除性声明,是不是可以随便无视?菲律宾和中国早就说过要对话解决问题,这份协议还算数吗?如果南海所有岛礁都无权主张海洋权益,世界海洋版图是不是要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