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农民起义群雄并起,为何只有朱元璋成功,原因就在这里!(3)

2023-12-17 15:42     360kuai

"尔众初非不多,一且为我所有,何也?盖将无纪律,士不素练故尔。今练习尔等,欲令知纪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的军队并非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一支真正有纪律,有战斗力的正规军。这与元朝军队和各地割据武装力量相比,的确算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正牌军队。当然了,朱元璋的部下也同样有很多人不识字,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对军队纪律却是了然于心的,就像胡大海就曾说过:"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所以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其军队的建设是非常之严格的。当然,这也是朱元璋的军队得到民众支持的原因所在。

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

首先来说,所谓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善于运用战争动员之手段。在每次开展战争之前,朱元璋都会对领兵的将领进行动员工作,其主要的事项就是要其明确目标、交代任务、说明步骤、鼓舞士气和声明纪律。当然,他也会解答将领们所提出的问题,统一认识。而这其中,发布檄文是朱元璋战争动员的另外一种方式。例如我们熟悉的讨伐张士诚所发布的《平周榜》,进攻元大都的时候发布的《谕中原檄》,用王天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这些檄文都是"大手笔"。

檄文的发布往往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这不仅可以壮大自己队伍的士气,还可以促使敌军士气下沉。例如在《三国演义》里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命陈琳撰写《讨贼檄文》,所想达到的也正是这样的效果。而檄文本身就是要宣示战争的动因,以此表明自己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从而获得更多的民众支持。其次便是战略思想上的独特之处。传统的兵法中所强调的是所谓的"远交近攻,攻弱避强"。但是朱元璋在对待劲敌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时候,则是从两人的实际出发,先战远处之敌,后攻弱小之师,结果就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后来又战胜了张士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