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之死:她与慈禧共同掌权20年,为何会一夜暴毙?(9)

2025-09-12 14:42  最爱历史

慈安太后之死:她与慈禧共同掌权20年,为何会一夜暴毙?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

6

抛开前面提到的诸多野史,关于慈安之死,目前最权威的一手史料是《翁同龢日记》。慈安去世时,翁同龢正在担任光绪帝的师傅,后来也亲自参与了慈安的葬礼,他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

据翁同龢回忆,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慈安太后感寒停饮,偶尔违和,未见军机”,这说明那天慈安太后身体不适,已经无法召见军机大臣。当天深夜,同僚急匆匆上门给翁同龢传来“东圣(慈安)上宾”的消息。翁同龢仓促之中,心中悲与惊并起,急忙收拾衣物,准备入宫,与其他王公大臣在宫门外等候到了凌晨。

此前几个时辰,御医已经对慈安尽全力救治,开了5个药方,可太后病情转危,实在束手无策。日出时,翁同龢等大臣“至宫门长号,升阶除冠碰头伏哭尽哀”,进宫为东太后准备后事。

这一切太过突然。如御医薛福辰所说的,慈安死后第二天就入殓也是事实。但这是符合清朝礼制的,清朝太后确有次日入殓的习俗,并非有人刻意掩饰慈安的遗容,提早入殓。

慈禧也没有遮遮掩掩,在慈安入殓前,她允许王公大臣瞻仰其遗容。如果慈安真是自杀或中毒而死,遗体肯定有异样,这足以说明,慈禧心里没鬼。

至于一些野史说慈禧对慈安“减杀丧仪”也是无稽之谈。慈安死后,遗体以金匮下葬,翁同龢还亲眼见慈禧为她戴孝。慈安的谥号也是采用王公大臣所拟的“孝贞慈安裕庆和敬仪天祚圣显皇后”,一字未改,备极哀荣,其中“贞”也有“正”的意思,即承认慈安为后宫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