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10月10日,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结果即将揭晓,随着这一日期日益临近,一些此前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角逐该奖项的国家及媒体,也加紧炒作力度。
据以色列媒体"Ynetnews新闻网"当地时间10月6日报道,尽管特朗普十分希望获奖,并正努力促成一项结束加沙战争并确保人质获释的协议,以增加获奖几率,但专家认为,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结束了"七场战争",并获得了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但获奖几率仍然很低,希望渺茫。
一些分析人士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解释,评选诺贝尔和平奖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通常关注"持久和平、促进国际友爱以及支持这些目标的机构的默默工作"。他们指出,特朗普的过往履历可能对他不利,因为他无视国际机构和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担忧。
彭博社当地时间10月4日报道披露,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今年8月曾敦促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特朗普。特朗普则声称,如该委员会不这么做,将是"对美国的极大侮辱"。此外,威特科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还暗中游说欧洲领导人支持特朗普获奖,而特朗普本人也致电挪威财政部长、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讨论诺贝尔奖的事宜。
"Ynetnews"新闻网报道称,挪威政府官员担心,特朗普落选该奖项可能带来"外交影响",尤其是在挪美关系本已紧张(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因加沙战争而从多家以色列公司撤资),以及美国威胁要提高对挪威的关税之际。彭博社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挪威高级官员开玩笑说,他正考虑在10月10日(和平奖结果公布日)请病假。
2025年9月2日,示威者在美国驻特拉维夫大使馆分馆外举行抗议活动,高举特朗普的肖像,要求释放被关押在加沙地带的以色列人质。 美媒
与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不同,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选出得主,该委员会由五位评审委员组成,成员由挪威议会任命。
美联社援引分析人士指出,该委员会优先考虑持续的多边努力,而非快速的外交胜利。跨大西洋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智库亨利·杰克逊学会的历史学家兼研究员西奥·泽努(Theo Zenou)表示,特朗普的所谓"努力"尚未被证明能够持久下去。
泽努还强调,特朗普对气候变化的轻蔑立场,与包括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内的许多人认为的"地球最大长期和平挑战"并不一致。
挪威智库奥斯陆和平研究所(PRIO)所长尼娜·格雷格(Nina Graeger)也认为,特朗普的作为与诺贝尔的精神相悖,包括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对盟友加征关税、发动贸易战等,这些难以被视为"促进国际友好"。
她认为,特朗普今年获奖希望"渺茫","他的言论并没有指向和平的前景"。她还补充称,特朗普本人直言不讳地宣称可能会获奖,但这也可能对他不利,因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并不希望被视为"屈服于政治压力"。
观察者网查询诺贝尔奖官网后发现,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候选人共338组,其中个人244名,组织94个。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截止日期为1月31日,即特朗普于1月20日重新上台执政后的短短十多天之后。
"Ynetnews新闻网"也指出,虽然内塔尼亚胡以及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领导人,都表态特朗普调解了各自国家涉及的军事争端,并支持特朗普获奖,但这些表态是在1月31日截止日期之后出现的,因此特朗普恐怕没有资格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彭博社则称,类似这些支持特朗普获奖,甚至提名他成为奖项候选人的动作,只能计入到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过程之中。
报道称,然而,特朗普或许还有"秘密武器",来自纽约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克劳迪娅·坦尼(Claudia Tenney)曾两次提名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包括今年,以表彰他在达成《亚伯拉罕协议》方面所做的贡献。不过,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并未确认具体的提名名单。
彭博社称,根据规定,诺贝尔和平奖的审议结果将被保密50年,因此,除非特朗普今年能够获胜,否则历史学家将不得不等待半个世纪才能知道他是否进入了2025年的候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