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送来一仓棉衣,司马懿宁可将士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他高明

2025-01-09 17:42  搜狐

英雄有两种,打出来的英雄和忍出来的英雄。打出来的英雄生猛亮丽,比如项羽,然秋后轧账,竟不及忍出来的英雄收益广大,如刘邦。在汉末三国,若曹操、诸葛亮算前一种,刘备和孙权就属后一种,司马懿更是后者中的翘楚,此人老于忍耐,精于等待。汉末的三国人物为了江山打得不可开交,到头来九九归一,三家归晋,统统姓了司马。

据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服膺儒教","慨然有忧天下心"。司马懿本人也认为自己会有大出息,所以,曹操"兄弟将"曹洪求助司马懿时,司马懿鄙视曹洪人品,假装腿脚不便,拒绝应命。曹洪向曹操告状,曹操于是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掉拐杖,前往赴任。

曹操曾测试司马懿走路的样子,以检验其品行。当曹操要求司马懿"反顾"时,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颈部骨节的灵活性异于常人,这在相书上有个说法,叫"狼顾",古人认为,有此相者,非奸即诈。

曹操自此警惕司马懿,曾告诫曹丕道:"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丕是太子,日后还是皇帝,故曹丕的家事等于国事、天下事,曹操的告诫不可谓不重。

司马懿肯定知道曹操对自己的戒心,他的对策是:加倍小心,避祸为上。在自己任上,他勤勤恳恳,做小伏低,忠于职守,除了依附那位长远来看最值得投靠的人--太子曹丕,他避免站队,也不会轻易做出头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