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慈安暴崩事件的亲历者。
慈禧与慈安曾经在宫中共度三十年岁月,多少有些姐妹情谊。如果没有慈安的支持,慈禧一定无法发动辛酉政变,要是没有慈安的谦让,她可能也难以掌控大权。
7
假如慈安真是突然病逝,那她患的到底是什么病?
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告诉我们,慈安太后很可能患有旧疾,而且是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平时看似无异样,可一旦因疲劳过度发病,就十分凶险。
同治二年,28岁的慈安就曾发病过,“有类肝厥,不能言语”,一连24天病情沉重,御医给她开了一些安神宁志的药物,才逐渐好转。中医所说的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性的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重者甚至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这也是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仅仅过了6年,同治八年,34岁的慈安病情又一次发作,不省人事达半个时辰(“昨日慈安太后旧疾作,厥逆半时许”) 。
这两次发病,都说明慈安有严重的旧疾,而她45岁时突然去世,也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出血。
《翁同龢日记》中记载了慈安太后去世当天,一开始只是“偶尔违和”,病危时却有“风痫甚重”、“神识不清”、“遗尿”等情形,一天之内就被疾病迅速夺去生命。即便是在今日,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可怕的隐形“杀手”,晚清御医面对这一来势汹汹的病魔,自然难以招架。
慈安在世时,对慈禧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她暴亡后,最大的受惠人当然是慈禧。
两宫垂帘变成了西太后唯我独尊,慈禧成为清王朝唯一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随着慈禧权力膨胀,她的种种选择影响了帝国前进的方向,戊戌变法中,她发动政变,扑灭了百日维新;八国联军侵华时,她无力抵抗,一错再错,直至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她与光绪帝前后一天相继去世,更是留下了清宫中的另一桩疑案。
▲慈禧太后“cosplay”,左起:四格格、慈禧、李莲英。
如果慈安没有中年暴崩,而是在之后几十年继续对慈禧形成制衡,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番面貌。但是,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