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可能很多朋友会迷惑,为什么实干家反而成了曹操的招黑点呢?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史上那些能干的宰相,都是圆滑之人,他们的为政方针皆有一条"和稀泥"。但凡棱角分明,凡事谋求实际利益的人,很难在宰相的位置上坐得长久。曹操恰好是古代宰相中的异类,他刚刚跻身官场,就想做出一番实绩。
早期曹操在济南当地方官时,大刀阔斧地整改了当地的官吏队伍,惩治了许多贪官污吏。再不看好曹操的后世文人,也不得不承认他让"郡界肃然"的功绩。
但对于曹操的身后名而言,这份功绩又有怎样的分量呢?
不难想象,曹操虽做出的一些功绩,但他得罪了无数权势人物。毕竟,权力网根须纠缠,曹操保不准便招惹了哪支望族的门生,为自己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