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浙东还有一个方国珍的割据政权,也有相当势力。在四川,明玉珍还建立了一个大夏政权,年号「天统」,定都重庆。这些割据势力你争我夺,都想取元政权而代之。
由此可以看出,明成祖出生前后以至他的童年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几乎与明成祖呱呱坠地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陈友谅果然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
在这军情紧急时刻,也难怪朱元璋顾不上为儿子取名了,他必须马上到前线迎击敌人。朱元璋收复了太平,并追击陈友谅到九江,迫使陈友谅奔回武昌。
当时,朱元璋的西边是陈友谅,东边是张士诚,自己处于两面受敌的不利形势下。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陈友谅和张士诚还相互联手,想消灭朱元璋。按照谋士刘基的建议,朱元璋决定先消灭陈友谅,回头再收拾张士诚。
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朱元璋和陈友谅进行了著名的鄱阳湖大战,双方几乎都倾注了全部兵力。陈友谅出兵六十万,大军舰数十艘,而朱元璋只有二十万人,用的是小船。但朱元璋的军队上下一心,士气高涨,结果大败陈友谅,将陈友谅用流矢击毙。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这支劲敌后,挥师东进,消灭了张士诚,迫使方国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