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据香港《南华早报》10月5日报道,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尔日前表示,随着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分歧日益凸显,企业想要生存,就必须建造两个"厨房",以满足美国和中国不同的需求。
"我们的工厂、我们的企业必须开始为'两个厨房'做准备。"扎夫尔对《南华早报》旗下《本周亚洲》(This Week in Asia)说。报道称,扎夫尔所指的是,企业现在必须同时迎合美中日益分化的需求与规则。
自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所谓"解放日关税"以来,其连锁反应波及整个东南亚,19%到49%不等的关税税率正侵蚀着该地区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预期。对许多制造商而言,眼下最紧迫的问题关乎生存:在哪里建厂、生产什么产品,以及最关键的一条--卖给谁。
尽管特朗普辩称,加征关税是为了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但分析人士一致认为,美国的真正目标是被其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而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和越南等转运中心正处于这场全球经济调整的夹缝之中。
报道指出,几十年来,东南亚地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角色--为美国和中国两大市场服务。
扎夫尔警告称,如今,东南亚出口商面临着艰难选择,不仅是商业上的,更关乎地缘政治。他提到,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关键供应链,尤其是半导体供应链,与中国的供应链纠缠在一起。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扎夫尔 扎夫尔X账号
在扎夫尔看来,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会阻止其他国家与对方的贸易往来,但两国都不希望自己的关键技术受到威胁。
因此,扎夫尔预计,"两个厨房"将不再是理论,而是"必然会发生的现实"。他表示,美中双方都坚持要让自己的战略产业和彼此分隔开,这意味着必须拆解原本密不可分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本月晚些时候,特朗普将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报道提及,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已于9月访问马来西亚,并在吉隆坡传达了一个直白的消息,即美国不会在"夺回关键产业控制权"的目标上让步,这其中就包括对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经济贡献巨大的半导体产业。
在特朗普到访之际,东南亚各国一方面寻求拓展更多元的市场,另一方面也希望与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保持稳定的关系。
全球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分析称,随着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加剧全球不确定性,东南亚正成为一个以本地区为中心、快速构建的新供应链的一部分。
"传统的全球供应链已无法满足地区层面的韧性需求,"罗兰贝格在上月发布的报告指出,"欧洲、北美和亚洲正在各自建立独立体系,为多极化全球供应链奠定基础。"
报道指出,中国已经在建立以亚洲为中心的供应链中占据领先地位,并且不断加强与东南亚的经济与技术合作,以及深化与日本和韩国的伙伴关系。然而,对于马来西亚这样的小国来说,全球贸易的碎片化让他们进退两难,尤其是在其寻求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之际。
马来西亚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中心之一,承担了全球约13%的高端芯片封装测试业务,并渴望进军利润更丰厚的晶圆制造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但任何加强与中国科技产业合作的举动,都可能引发华盛顿不满。
据报道,格里尔上个月访问马来西亚期间称,芯片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并威胁道,区域制造商必须将部分产能转移至美国,否则将面临惩罚性关税。
"当我们扩大(产业)规模时,我们必须同时兼顾(美国和中国的)两套规则、两条供应链。我们别无选择。"扎夫尔说。
扎夫尔自4月以来一直领导着马来西亚与华盛顿的贸易谈判,他表示,他的团队正全力以赴,争取在特朗普到访马来西亚之前敲定协议细节,该协议将为市场带来"久违的确定性"。
根据早前达成的协议,美国将马来西亚商品税率下调至19%,但马方必须在未来十年投入2400亿美元用于对美采购与投资,远远超出了该国目前对美约2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对于和美国的贸易谈判,扎夫尔似乎并没有报太大希望。
"我们从未期望能阻止特朗普。没有人能做到,连新加坡都不行,"扎夫尔说。他提到,虽然新加坡对美国几乎零贸易壁垒,且从美国进口多于出口,却仍被征收10%的关税。
"他们还能再给(美国)什么呢?"扎夫尔问道。他补充说:"我们已经和(美国)同行沟通过,我认为他们的老板态度非常明确,他不会轻易让步或迅速降低关税。"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查雯此前撰文指出,虽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引发东南亚国家的严重关切和不满,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以来,东盟各国均决定不对美国进行对等报复。
查雯认为,东南亚国家的政策选择一方面反映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东南亚国家的政策选择,反映出其对强者进行灵活追随的战略偏好。面对中美战略竞争的升级,东南亚国家领导人普遍强调地区中立与和平,强调拒绝在大国之间"选边站"的政策立场。
查雯指出,这种对权力转移高度敏感,通过外交政策再结盟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偏好,在东南亚国家中间普遍存在。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表示:"如果东风看起来比西风吹得更强劲,那么甚至在风到来之前,人们就开始偏向那个方向了"。东南亚国家的摇摆,会推动大国战略竞争的升级,"大国有强烈动机向地区中小国家展现自身的强势姿态,以此维护地区影响力"。
另一方面,查雯表示,地区国家的灵活性又意味着,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难以建立稳定的领导地位,两国都将不断赢得和失去追随者。东南亚更有可能出现多元、动态的等级秩序,而非稳定的霸权或均势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