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贵族作派,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丢失山脚阵地失去水源当然很糟糕,但也不至于马上大祸临头。三国时期关陇地区还是比较湿润的,陇山山坡总有些山泉,总体固然不足,但只要严格执行用水管制,还是可以支持一定时间的。关键在于将领要以身作则,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士兵们都是淳朴的,看到主将和自己一样忍受饥渴,自然不会有多少怨言--王平部同样缺水,却没有溃散,靠的就是王平放下将军架子,和士兵打成一片,稳住所部军心。
事实上马谡军坚持时间很短,还没到真正饥渴难耐的时候就崩溃了,可见军心已乱上下解体。而就在那个时候,蜀军主力已经近在咫尺("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无奈前方兵败,士气大损,战场条件又比较不利,诸葛亮不愿意孤注一掷拼命,故以战斗警戒状态,一边收容溃兵,一边缓步撤退。
4、意志薄弱遇挫先逃
这是最要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