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与曾国藩的巅峰对决:刺马案(4)

2024-11-18 15:02  搜狐

曾国藩从容应对,任何小花样都是寻死,只是实事求是:奇怪。

慈禧问:马新贻办事好不好?言外之意,是不是马新贻办事不好得罪你们湘军,他办事你们满意吗?

曾国藩不愧是圣人,答道:他办事和平精细。一个“和平”其中有多少意味,办事和平,从不起争执,公平公正,态度从容和善,与湘军毫无矛盾。

慈禧终于说出调曾国藩进京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让曾国藩审一下自己地盘的案子。

曾国藩怎么能当面驳了慈禧的面子,只能答应。究竟去不去,事后可以再议,至少现在不要起争执。

慈禧得了肯定的答复,开始担心曾国藩去江宁的副作用,问:去了用不用练兵?

曾国藩的回答直接消除了慈禧的忧虑:练兵练的不是我的湘军,而是前任马新贻的亲兵。

曾国藩一离开北京,就拒绝前往江宁,只是以眼疾推脱。

直到曾国藩收到了丁日昌写的信,他才决心南下。曾国藩是为了救丁日昌吗?显然不是,曾国藩是为了救自己,天津的案子让他精疲力竭,各种骂声不绝于耳,南下可谓是避难。

曾国藩一路游山玩水,缓行不前,到江宁居然用了36天。从慈禧召见曾国藩,到曾国藩以两江总督身份重归江宁,竟然前后用了3个月的事件。

曾国藩到江宁前,他部署了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舆论,那就是抹黑马新贻,把矛头远离湘军,把焦点和舆论漩涡离开湘军。

曾国藩的部下对马新贻的经历进行重重考虑,又对刺客张汶祥的供词比对,终于看准一个点,那就是张汶祥曾经当过捻军,而马新贻曾经平定过捻军,有了共同点,故事就好编了。不怕故事离奇,就担心老百姓不喜欢,传播不广。

5

1870年末,上海丹桂戏园正爨演一出名为《刺马传》的戏剧,这出戏根据一年前,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案改变而成。杀人凶手张文祥尚在狱中,案件经过马拉松式的审理,还没定论。上海的戏楼已经将案件经过改变城戏剧,登上舞台,不可谓不迅速。

戏剧如此演道:

陈金威、曹二虎、石敬塘三人原以镖行为生,贪官雷德胜索贿不成,欲强押镖车;幸得张文祥搭救,四人结为义兄弟。陈金威有妻李桂兰貌美贤淑,表妹黄英如则为女中英豪,下 嫁张文祥。官府行文逮捕陈、张四人,众人有感于贪官腐败,遂决意投靠捻军领袖张乐行。马新贻奉命剿捻,兵败被擒,诈降于陈金威。张文祥劝之莫纳,不听,出守舒城。马新贻暗中联络清军,说降陈金威,计破舒城,又逼死李桂兰。陈金威、曹二虎投奔马新贻,金威为马所害;幸有故人马福报恩,救走二虎,与张文祥会合。张、曹起兵报仇,为马所败,张文祥夫妇离散。黄英如夜刺马新贻失败,张文祥救之不及,仓皇逃逸。马新贻升任两江总督,并行赏追缉张文祥。张文祥毁容改形,欲报大仇。在马福协助之下,于校场行刺成功,遭擒。

台上演员演得心惊肉跳,台下观众对马新贻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跳上台去教训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一番。马新贻毕竟两江总督这样的高官,朝廷并无批评,无故被杀,戏班接到戏园命令,迅速改编这个刚发生不久的案子,让马新贻以反面形象登上舞台。

演员怎不知其中利害,无奈寄居戏园,只得按照要求如此改编。至于戏园是何原因非要在这个时候,演出这样一出侮辱朝廷大员的戏,戏园主人甬人刘维忠怎有如此之大的胆子呢?

据说,是漕帮暗中要求刘维忠。甬人来沪,艰辛至极,能有一份令人羡慕的产业,手中把柄自然不少。漕帮轻松抓住,并在洋人的协助下,逼迫戏园上演《刺马传》。

经过戏剧包装,很快,马新贻就成了一个“渔色负友”的奸佞小人。马新贻的各种传言在上海传开,并扩散到江宁一带。

“渔色负友”这样的传言对马新贻的死是一个巨大的侮辱,但是舆论似乎还不太够,开始雇佣文化圈的舆论将传言进一步坐实。

各种文人在文章中表达了马新贻死因的猜测。例如,史学家邓之诚曾言:

“马置台尚为女人送命。”

6

曾国藩到了江宁,行事低调过于往常。曾国藩知道,自己不是来做青天老爷的,而是为湘军开脱的。只要矛头不指向湘军,我就沉默不语,绝不多做一件事。

朝廷总要知道案子审理结果。曾国藩按照先前审理的结论即:

凶犯张汶详曾从发捻,复通浙江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呈控未准审理;其在新市镇私开小押,适当马新贻出示禁止之时,心怀愤恨,竟敢乘间刺害总督大员,实属罪大恶极。既据郑敦谨等审讯确实,验明凶器亦无毒药,并无有另有主使之人。

张汶祥干过捻军,就不是什么好人,后来干过海盗,马新贻任上灭过海盗,张汶祥很是郁闷。恰巧张的妻子跟别人跑了,申诉官府不接。张汶祥只能靠作赌博生意为生,马新贻又取缔了赌博,所以是怀恨在心,刺杀马新贻。

究竟是不是有人指使呢?凶器上并没有毒药,说明并不是预谋已久谋害总督,所以没有幕后主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