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年)二月,漠北镇州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城)外,已经占据漠北原辽国西北路招讨司辖地休养生息了七年之久的前辽国皇族耶律大石,在暗暗积蓄实力、获得了大批粮秣士卒的补充之后,按照契丹传统杀青牛、白马以祭告天地祖宗,正式起兵向西,走上了开拓疆土,建立政权,以重建大辽的征程。经过一年左右的征战,耶律大石获得西域各部族的拥戴,又扩充了辖地的领民户数,所控制的疆域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北至瀚海,南抵漠南,大致整个蒙古高原西部及西域东部都归属于耶律大石。
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1132年)二月,在西征回师叶密立城(今新疆塔城)的时候,随军的文武百官拥立耶律大石为"菊儿汗",建元"延庆",追建耶律大石从辽天祚帝夹山大营逃走自立的辽保大四年(1124年)为延庆元年,恢复了大辽国号,史书中把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权称为西辽。而这一年,被视作西辽建国之始。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但是不能明确其实际出身。因为太祖次子辽太宗耶律德光最终绝嗣,太祖幼子耶律牙里果没有记载有后裔存世,所以耶律大石只能是太祖长子人皇王(义宗)耶律倍或者太祖第三子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后代。而人皇王耶律倍的后裔从辽景宗耶律贤开始就一直是辽国帝系,子孙享尽荣华富贵,但耶律大石根据史书记载却是"出身寒微、家世贫困、因而好学不缀,终有大成"。按道理说,如果耶律大石是人皇王耶律倍的直系后裔,怎么也不会有这么微末低下的家世和出身。
而章肃皇帝耶律李胡是在和侄子辽世宗耶律阮(人皇王耶律倍之子)争夺皇位失败后被软禁,又因为儿子耶律喜隐谋反之事被牵连,被另一个侄子辽穆宗耶律璟(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子)于应历十年(960年)将其下狱,最终死在狱中,家族遭受打击被实际上降为平民,就连"章肃皇帝"的谥号,都是百年后由其侄玄孙辽兴宗耶律宗真追授的,所以出身寒微的耶律大石极有可能是耶律李胡的后裔。同时,后世史书介绍耶律大石时,都用"辽太祖八世孙"作为注脚,如果耶律大石是人皇王(义宗)的后裔,那么一定会用"义宗七世孙"的名头来介绍他(太祖次子太宗和幼子耶律牙里果绝嗣,不考虑),但实际中却没有这样的介绍,这更加证明了耶律大石只能是太祖第三子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