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有错,但是错并不在于他推翻大明,而是输给了后金,他打烂了一个旧世界,这是成功的,但是没能亲手创造一个新世界。李自成和大顺,作为新兴汉人政权,相对于满清,绝对占有民族优势。大顺军也确实一度夺取了长江以北的中原各省,只要能有两三年时间,通过制度建设,去切实有效控制这些地区。那么凭借巨大的人口和版图优势,要击败满清并非天方夜谭。然而很可惜,历史天平的成败枢纽,对李自成和大顺朝一闪即逝。
在打败了孙传庭后,李自成本应先在刚刚占领的关中、河南、湖广地区,加强地方建设,巩固根基。然而,他却迫不及待地选择了东征,进军山西,当九边明军拱手而降后,李自成应该就此止步,北守雁门,西守太行,以为关中屏障,坐等清军先克北京,再挟民族大义之旗,从容收拾局面,只可惜,万里江山就在眼前,李自成君臣的急躁心态却显露无疑,在自身根基远谈不上巩固的时候,主力一路东向,攻陷京城,逼死崇祯皇帝。如此,不但令摇身一变,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旗号的满清,占据了政治优势,更意味着大顺军将要在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和满清骑兵做主力决战,结果在山海关的一片石决战中,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大顺军八万主力损失惨重,李自成被迫一路西撤,在北京只待了短短的四十六天,之前所有一切,尽为人作嫁衣。
令狐虽然喜欢大明,但我不是狂热到失去理智的人,我喜欢的明朝是在那个时代中闪耀出人性的光亮,是于谦、是王阳明、是李贽、是张苍水,是无数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真正的孔孟门生,而不是嫌水太冷的钱谦益、是那些占尽民脂民膏,但当国家有难却一毛不拔的东南士绅,是那些口喊忠君报国,但当满洲铁骑一到,便纷纷下跪剃头的东林党,所以我觉得李自成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草莽英雄和悲情英雄的形象,马上能打天下,却不能坐天下,导致李自成失败的,正是他短缺的政治能力,入主北京后,他得罪了原本已投降他的明朝官绅地主们,把他们逼到了对立面,在他们影响下,明朝降将纷纷反叛,李自成民心尽失,这是他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老李对于时局动态的把握上真的和老朱没法比,他几乎就像是一个小学生,进入北京对他而言不像是攻打下重要的战略目标,而更像是中了彩票。进了北京之后严刑拷打前明大小官僚,他哪里知道这些人虽然贪污受贿,推卸责任,猪狗不如,但是他们却是掌握话权的,他是逼着这些大明喉舌投靠满清。李自成啊,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天才的土匪,一个蹩脚的政治家,北京当皇帝真的不太适合他,适合他的地方,或许是梁山上的聚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