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中常见一物,太监靠此物大发其财,为何洋人一见却说大清必亡?(4)

2021-08-14 11:39     360kuai

既然要送人、要卖钱,造的少了肯定是不行的,光是根据宫中祭祀的这些供品,也肯定是少不了的。这种酱一造就是十缸八缸,且是常造,这许多的酱缸无处摆放。因为南书房这个地方,从前虽为诸王子及亲王之子等读书之所,因为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就在宫中读书,此处遂闲置无用,于是太监遂把酱缸摆在此处。当然,后来的同治、光绪根本就没有儿子,也就无从过问了。

清朝时期,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外使及大臣,通常都是在乾清宫。南书房离乾清宫虽远,但气味闻得也很真,偶有东南风,更是满院难闻,而从此而过的官员也都是捏着鼻子的。这还不要紧,最失体统的,是光绪庚子以后,外国使臣常有觐见的规定,外国使臣虽然不必照中国官员早到伺候,但也须在皇帝升殿之前到达,当然须有一个地方坐着等候。

此时的南书房正空闲无用,且地点也正合式,于是,遂请外国人在此坐落等候,外国人到此,人人掩鼻。外交部带领引见之官员,回明外交部堂官,请与军机大臣商议,设法把此缸搬搬家。但是迁延了十几年的工夫,始终没有办到。主要原因为当时做这种营生的太监,都是西太后跟前的红人,官员恐怕得罪了他们,他们随时可以在西太后面前说坏话。所以一直到了宣统年间,此缸也没有移动。

所以,那时的外交部人员,提起此事来就感觉头疼。后来,有一个到过此地的外国人听说此事之后,非常感慨地说:就以酱缸这件事情来说,清朝就非亡不可。其实这洋人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这样一件极轻而易举的事情,清朝的官员、皇帝都不能办到,可见"维新"也只是一句空话,也足见晚清确实是腐朽到了极点。

参考:《清史稿》、齐如山《北平杂记》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