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继承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质素高而闻名于世,尤其是腓特烈二世以绝顶的好运著称。他在1740年继承王位、即位7个月之后即向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的奥地利哈布斯堡进攻,目的在于夺取人口相当于整个普鲁士王国、而且工农业极其发达、离普鲁士最接近的西里西亚。从而引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这场战争引起腓特烈二世和玛丽娅特蕾茜雅的世仇和日后依附于奥地利的外交策略)、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和七年战争;后来甚至为了连接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不惜背上被人唾弃的骂名而和自己的敌人奥地利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联手瓜分自己的宗主国波兰立陶宛联邦,史称第一次瓜分波兰。
通过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腓特烈二世树立军事天才的个人威望、并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军事强国。但此时,腓特烈二世已步入晚年。奥地利虽然失去西里西亚,但因为有瓜分波兰做的补偿、所以元气早已恢复;波兰立陶宛联邦虽遭到第一次瓜分,但核心领土未损、而且瓜分后新创立的军政改革制度使她的军队比以前强大。为了攻占西里西亚、腓特烈二世已经消耗完今生大部分精力;虽然建立军事天才的个人威望、但整个普鲁士国家在欧洲的国际地位依然只是个次强,所以不得不在被普鲁士侵略过领土的波兰立陶宛和奥地利、这个两个欧洲列强中争取一方的和平和妥协;最后普鲁士的历代君主都选择与奥地利共同进退的外交政策、直到俾斯麦的出现为止。
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伏尔泰那里接受启蒙运动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准列强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但是国际地位仍然离法国和奥地利帝国这种传统欧陆强国有很长一段距离。
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后、因为保持著向奥地利靠拢的外交策略,所以不再对奥地利的波西米亚有任何领土幻想;于是他推行强权政治,把侵略目标东进、联合俄罗斯进行第二次瓜分波兰,最后还主动向奥地利示好、邀请参与第三次瓜分波兰。瓜分波兰后的普鲁士王国中,波兰人的人口就占了一半,是名副其实的双民族(半波兰半普鲁士)国家,也成为正式的列强;假使这个领土范围一直保持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普鲁士可能就会像奥匈帝国一样不得不向从属民族(在奥地利为匈牙利民族、在普鲁士为波兰民族)进行妥协、变为二元君主制。
但普鲁士的命运并不是如此。她先后购买安斯巴赫侯国和拜罗伊特侯国;这两个领土看似渺小且无关紧要,但这却是的日后的普鲁士在德国西部的落脚点和扩张的起点;普鲁士为了把东部的普鲁士本土和西部的工商业发达地区连接起来绞尽脑汁、从侧面推动普鲁士自发主动的统一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