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渴望建立功勋的辛弃疾对刘裕也赞叹不已,写下一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连普通的街景因刘裕的居住,也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刘裕凭战功起家,起于北府军,兴于北府军,也正由于他在北府军的威望,让他能够击败实力雄厚、盘根交错数十年的桓氏势力。为了清除内部军阀势力、防御北方戎敌,刘裕付出了数十年的戎马生涯。晋灭南燕之战,征讨割据一方的刘毅、西征地势险要的巴蜀,北灭后秦,数不尽的战功足以让刘裕名垂青史,封为军神也不为过。
是个人都有野心,更何况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刘裕,是他解决了东晋的内忧外患,还扩大了东晋的疆域。
有的人渴望封王拜相,比如淮阴侯韩信、变法丞相王安石。有的人渴望建功立业,比如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可刘裕不这么想,他觉得东晋已经形同朽木,大限将至。摆在他眼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鞠躬尽瘁的东晋名将,恩荫子孙,不过也有可能功高盖主被皇帝猜忌,晚年落得个悲惨下场。另一条路是取代晋安帝,建立自己的王朝,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刘裕选择了后一条,一条野心勃勃的篡位道路,不同于王莽篡汉的外戚夺位,刘裕的地位是自己在尸体堆积如山的战场里换来的,死人堆里拱出来的功勋权贵。无论是声望还是威信,征战沙场多年的刘裕都要比整日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得民心。
虽然刘裕已经有了夺位的野心,但他觉得东晋“气数未尽,理应二帝”,于是他缢杀晋安帝,转而扶持司马德文为晋恭帝。420年,预感时日不多的刘裕废掉晋恭帝,建立南朝宋,他吸取司马氏强藩乱政的教训,极力加强中央集权。422年,戎马一生的刘裕病逝,临终前他曾计划出兵北伐,一统江山的计划。
按照刘裕往年的军功来看,这次北伐未必不能成功,可惜因为身体的原因,刘裕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带着这个遗憾猝然离世。
参考资料:《晋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