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所代表的农民阶级揭竿起义,掀起了全国各地的诸侯军阀相继起义推翻暴政的浪潮,其中名声最胜的当属西楚霸王项羽,和未来的汉高祖刘邦。这两位都是当时攻打秦王朝的主力军,项羽虽然军事力量占优,但是在灭秦这事上还是被刘邦占了先机,率先攻入关中抢了头功。
诸侯讨伐灭秦之初,过世的楚怀王是发过话的,说“谁先要是攻入关中,就能称王”。这下被刘邦占先了,项羽这边的人哪肯啊,以当时项羽的威名,这王得他来啊。于是在谋士范增的筹划下,项羽给刘邦送去了一道鸿门宴。按原本的计划是要让项庄在酒宴上假意耍剑助兴,乘机以失手的借口杀掉刘邦。然而计划实施过程突然中杀入个樊哙,阻挡了项庄的计划,但这毕竟是在项羽的军队里,项羽若真要杀刘邦,哪还有他可逃之机。后面的事就如大家知道的那样,项羽没下杀手,让刘邦逃回了军中。
后世在评论鸿门宴的时候,都因《史记》中,范增的那句“竖子不足与谋”,对项羽颇有误解,认为项羽是因为内心怯弱,妇人之仁,所以错失杀掉刘邦的最佳机会,导致最后江东自刎。那事实真是如此吗?一个杀掉2万秦军战俘眼都不眨一下的楚霸王难道就真的如此不堪,会因为所谓的仁义而下不了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