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北宋的百年和平,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4)

2022-10-05 13:59     360kuai

百年和平,真的是城下之盟带来的吗?

“澶渊之盟”发挥作用的时期,辽国实际上从未遵守条约。

1、上文提到过,辽国在互市中禁止对南宋出售马匹,却可以从南宋的市场上买到盐、铁和兵器;

2、辽圣宗死后,辽国与西夏勾结,双方多次骚扰掳掠宋朝边境,与澶渊之盟前区别并不大。

3、公元1042年9月,辽国遣使要求宋朝割地,同时西夏入侵北宋。宋仁宗增加了十万白银和十万匹绢给辽,至此宋给辽的岁币增加到五十万。此外,西夏在辽的帮助下称帝,宋与其交战失败,后来不得不再付出二十万岁币。

真正阻止辽兵南下的,却仍然不是岁币。

宰相富弼对辽使节说了这样的话才改变了对方的主义:

>既退,六符谓弼日:“吾主耻受金帛,坚欲十县,如何?”弼日:“南朝皇帝尝言,岂敢妄以祖宗故地与人!昔澶渊白刃相向,真宗尚不与关南,岂今日有肯割地乎?”(《宋史·富弼传》)

富弼的意思,就是做好了白刃相向的准备了。

其实宋朝早已感受到战争的威胁,7个月前在关南三州各备兵马十万,刍粮二年及器甲五万副。

国防尚强,才是北宋和平的唯一保障

由此可以看到,辽国的收手,本质是军事上难以取得成绩,一旦这军事均势失去平衡,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撕毁盟约。

澶渊之盟直接导致宋仁宗之后,北宋需要每年支付辽国岁币50万,西夏岁币25万。这一数字并不像某些资料所说的,之战军费的一小部分。要知道赵匡胤最初认为国库积累200万匹绢就可以开战,何况岁币是每年都要付出的。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描述北宋国库----这个封建社会顶峰的王朝财政状况:

“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岁币是北宋庞大的负担,北宋民众,在供养自己君主的同时,还要受到来自辽国的压榨。这加剧了宋王朝的内部矛盾,宋朝前后发生了几百次农民起义,也是历史之最,这显然与王朝的仁慈名声不相符。

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论国防经费”一章中提出“君主和国家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社会,让他不受外来独立社会的奴役和压迫。”国防上的每一分钱都应该用来强大军队,而不是购买和平。澶渊之盟后的百年历史来看,宋的和平是靠军队保护的,岁币白白浪费了。

徽宗时,拱卫北疆的兵卒要吃发霉的米,则再多的岁币也不可能保住哪怕一天的安宁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