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北宋的百年和平,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3)

2022-10-05 13:59     360kuai

真宗不愿意和谈,并非识破契丹人的计策,而是认为宋军力量占绝对优势,所有产生了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彻底消灭隐患的想法。

而此时辽兵在河南境内攻城掳将,萧太后亲征,且已经逼近开封二百多里外的澶州。

宋真宗豪情转瞬寂灭,皇帝并不完全信任将领,怀疑边疆的战报都是假的,所以辽国骑兵才到了澶州。(《中国史纲要》、《北宋的叹息》)

真宗此时有感觉辽兵非常强,准备逃离开封。其实正如小学课文《小马过河》里说的那样,辽兵并没有真宗最初想象的那么弱,也没有他后来认为的那么强。

在朝臣和皇帝均有意离开开封的背景下,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

随后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情节,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也给了不少笔墨:

辽军对澶州本来是三面进攻,真宗抵达澶州后,宋守军士气大增,屡次挫败辽军进攻。统军萧挞凛为了振奋一下辽军士气,亲自上阵督战,却被宋军一箭射死。

挞凛死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辽军的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

萧太后下令,辍朝五日。

澶州城下,辽军最会打仗的将领在两军阵前,数万人面前一命呜呼,仗是没法打了。

萧挞凛死后,辽国军心不稳,派出使者议和,条件是收回周世宗柴荣夺走的关南之地。

寇准则主张辽国向宋称臣,归还长城以南的全部土地,否则决一死战。

宋真宗则表示,关南三州本属辽国,希望能够以岁币的形式让辽国放弃夺回。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澶渊誓书》,即澶渊之盟,内容大致包含这几个方面:

1、结为兄弟之邦,互不称臣,互不进攻,互不设防;2、北宋每年向辽国输入绢20万匹,银10万两,北宋官方将一匹绢、一两白银、一贯钱划等,故又称为岁币30万;3、双方互市。

盟约结尾,双方还立下毒誓:

>“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

《澶渊誓书》的签订,让北宋保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北宋进入了空前繁荣的状态。《北京大学宋史专题课》开篇就称:“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