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君王选择嫡长子为继承人,而非贤明的儿子(2)

2024-06-10 17:42  360kuai

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下,哪怕嫡长子是一个痴呆的人,甚至是一个精神病人,只要活着,就享有最优先的继承权。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应对千变万化的情况,嫡长子继承制度又派生出两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如果嫡子不止一个,那么就采取第一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以活着的嫡长子为继承人。

从西周以后,历代王朝大体上均遵循了这一规则。前面所提及的司马炎传位司马衷,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司马衷和司马柬都是嫡子,但就因为司马衷年长,因此被顺理成章地立为继承人。

其实,在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后不久,大臣都看出了他的愚笨无知,觉得他不配当皇帝,但都不敢说出来。西晋重臣卫瓘曾经在一次宴会结束后,仗着酒意跪在司马炎的床前,抚摸着床,说:“此座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