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繁荣的大唐,其实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2)

2021-10-09 18:39     360kuai

安史之乱之后国家进一步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土地兼并则更加严重,肃代之际,“百姓田地少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所以逃散,莫不由兹。”“宿豪大滑,横恣侵渔,致有半价倍称,分田劫假,于是弃田宅,鬻子孙,荡然逋散,转徙就食,行者甚众。”在如此大量的兼并之下,民众的生活可想而知。马端临说,“中叶以后,法制隳弛,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买易,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调者,多无田之人矣。乃欲按籍而征之,令其与豪富兼并者一律出赋,可乎?”这些事实说明土地兼并最终导致了均田制难以维持,造成唐王朝的国有土地制度瓦解,由此也逼迫税收制度的变革,租庸调制度变革为两税法成为历史的必然。

唐代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政府也无可奈何,只能承认既成事实。在一些官员的努力之后“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即是说不再努力纠正侵占国家土地的现象,事实上默认了土地兼并的现实。《旧唐书·杨炎传》说“玄宗修道德,以宽仁为理本,故不为版籍之书。人户寝溢,隄防不禁。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转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户部徒以空文总其故书,盖非得当时之实。”更为直接地体现是国家税收制度的变革,在均田制度破坏的背景下,国家只能改革税收制度维系王朝统治。唐代两税法逐步替代租庸调制就说明均田制难以维持,而不得不以财产多少征收赋税。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