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发明一项制度,虽是打人却比极刑更狠,一直沿用到明朝灭亡

2021-09-25 21:19     360kuai

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将自己的气节、骨气、面子、尊严,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孟子有一句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诉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气节和内心的正义,是可以舍弃生命的。此外,他还提出过“大丈夫人格”,也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这种“气节”,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知识分子,到了宋代,宋太祖为了革除五代以来“武人干政”的顽疾,留下祖训“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也让“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两宋成为可能。

文臣们以天下为己任,只要是他们看着不爽的事,总要与皇帝据理力争,刚猛直谏者不胜枚举,如寇准曾经拉着宋太宗的袖子不让他走,包拯直接将吐沫星子喷到宋仁宗脸上。“文死谏,武死战”,文官以死上谏君王,成为他们效忠国家、彰显气节的最高境界。

而皇帝们生气归生气,表面上还要乐呵呵的夸奖大臣们是大忠臣。所以,两宋319年,文人士大夫们与皇帝相处得比较其乐融融,南宋亡于崖山海战时,跳海殉国者多达10万之巨。

不过,到了元代,画风突变。

面对在经济、文化上都远超自己的汉人,内心中充满惧怕与自卑的元朝统治者实行了四等人制度,第一等人为蒙人,第二等人为色目人,第三等人为原金朝的汉人,第四等人为原南宋的汉人。各个阶层享有不同的权益,蒙人地位最高,在诸方面享有特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