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发明一项制度,虽是打人却比极刑更狠,一直沿用到明朝灭亡(3)

2021-09-25 21:19     360kuai

可是,他们错了。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打出了“拯生民之涂炭,复汉官之威仪”的旗号,并以恢复汉制为己任,但是,他似乎比自己推翻的元朝统治者更加洞悉人性,了解那些天天将“仁义礼智信”挂在嘴边上的文人士大夫们。

于是,他重新使用了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廷杖”,并第一次正式将其升级为“廷杖制度”。

“廷杖制度”几乎贯穿整个明朝始终,除了永乐时期短暂废止以外,几乎每个帝王都乐此不疲,甚至直到崇祯十七年,大明亡国前夕,明毅宗都在使用。

比起置人于死地的极刑,朱元璋更乐于“廷杖”这种摧毁文人士大夫的骨气与气节的方式。

因为廷杖制度本身,不是让受刑者大医凌然的慷慨就义,而是像“鱼肉”一样躺在案板上任人宰割。

在明人的记载中,有这样关于廷杖制度的记载:

“众官朱衣陪列午门外西墀下,左中使,右锦衣卫,各三十员下列旗校百人,皆衣臂衣,执木棍。宣读毕,一人持麻布兜,自肩脊以下束之,左右不得动,一人缚其两足,四面牵曳,唯露股受杖,头面触地,地尘满口中。”

关于廷杖的执行,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中,有非常直观的描绘。但如果从上面这则史料中,我们会发现,那还远远不够真实。

凡是廷杖的受刑者,不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袒衣露体,而且是在自己的同事、甚至是下属、学生面前受刑。这些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廷杖的重击之下皮开肉绽,发出痛苦的哀鸣,求饶之声亦是不绝于耳。

被拷打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躯体,更是曾经不屈、尊贵的灵魂。而对于旁观者来讲,尽管不乏有人幸灾乐祸,但更多的恐怕是感同身受,一起与受刑者接受朱元璋对他们心灵的鞭策。

在这场廷杖“表演”中,无论是受刑者还是观刑者,其内心都受到了“升华”,皇帝的权威则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这些曾经以“文死谏”为毕生理想的文人士大夫,还敢不对皇权产生敬畏,对朱元璋俯首听命吗?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