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为何能成功削藩,实现元和中兴伟业?(2)

2021-10-10 12:19  360kuai

征讨西川的战役比较顺利,高崇文用了九个月就攻入成都,生擒刘辟。

平定西川后,唐宪宗下诏调整西川的行政区域,并要求西川的租税必须上交朝廷,同时在西川选拔优秀的人才进京做官,通过这些措施,大唐中央政府取得了对西川的控制。

二.和平收服魏博,为最终解决藩镇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病逝,其妻准备立长子田怀谏为节度使,但是魏博将士却心向时任内兵马使的田兴。

田兴的祖父田延恽是魏博首任节度使田承嗣的叔父,父亲田延玠为人忠义,曾经劝说当时的魏博节度使田悦不要与朝廷对抗。

田兴受父亲的影响,对朝廷也非常忠心,他被魏博将士拥立后,上表朝廷,请求归顺。

田季安的死讯传到京城后,唐宪宗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议如何处理魏博。对此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宰相李吉甫坚决主张对魏博开战,以武力解决魏博。而另一位宰相李绛则认为可以不战而胜,他认为魏博肯定会主动归顺。

最终李绛说服唐宪宗,元和七年十月十日,魏博镇监军上报田兴要求归顺朝廷的消息。

李绛劝唐宪宗下诏册封田兴为魏博节度使,并赐名“弘正”。为了彻底收服魏博镇,唐宪宗还派裴度前往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

魏博的归顺,对于元和中兴至关重要,它是唐宪宗收服的第一个强藩,魏博的归顺为日后平定淮西和淄青打下坚实基础。

三.最艰苦的削藩战争——平定淮西

元和九年(814年)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密不发丧,还以吴少阳的名义上奏,请求朝廷批准吴元济担任淮西节度使。

吴元济还派兵劫掠舞阳、叶县、鲁山、襄城等地。

唐宪宗在招抚失败后,在元和十年(815年)正月十七日,发布《讨吴元济诏》,正式向吴元济宣战。

“甲子,以严绶为申、光、蔡招讨使,都督诸道兵招讨吴元济”。“制削吴元年官爵,命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