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钮祜禄氏,出身满洲正红旗一个落魄的武职世家,凭借着自身的特殊才能和乾隆皇帝令人费解的恩宠,迅速成为朝廷最具权势的大臣。巅峰时期的和珅,“权倾一世,威福由己;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嘉庆二年,老臣阿桂病逝,和珅便成为正儿八经的朝廷一把手,权势一度凌驾于嘉庆皇帝之上,乃系名副其实的“二皇帝”。
因为对外戚擅权、宦官干政的有效防控,清朝朝堂上真正能称得上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的权臣并不多,除了被顺治皇帝以“皇父摄政王”称呼的多尔衮,被后世戏称为“常务副皇帝”的怡亲王胤祥外,也就和珅真正能配得上“二皇帝”的称呼。
和珅一直都于朝堂任职,从未出任过地方官员,历任数十个重要官职。我们从中选取11个主要官职,用以说明和珅的滔天权势。
总管内务府大臣
乾隆四十一年,进入仕途不满4年,年仅26岁的和珅出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品秩正二品,成为乾隆皇帝及整个皇宫的大管家。所谓“外朝有吏部,内廷有内务府”,除了执掌内廷供应、刑罚、礼乐、基建、畜牧外,内务府大臣还执掌上三旗包衣所有官员的升调补放、功过赏罚,甚至手下还有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亲军营。
就具体职务而言,基本相当于现今的中央办厅主任,但权力更大、职权范围更广;就行政级别而言,基本等同于国家级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