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国 从地区小强到衰弱不堪的塞上北宋!(6)

2021-09-19 14:39  360kuai

宋朝正好是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巅峰。士大夫阶层正式成型,在宋朝的各地都有庞大的数量储备。所谓僧多粥少,很多士人无法像过去那样依附于世家大族,更没有办法在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举中脱颖而出。除了少量家底殷实的人外,这个群体的绝大部分成员都需要依靠做官来给自己谋得生计。

既然留在北宋没有出路,就只能走出去寻找自己朝思暮想的伯乐和周公。于是,大量的宋人士大夫选择出逃到西夏,利用外族君主的集权渴望来缔造自己的金光大道。西夏君主也基本上照单全收,并将他们填补进各级权力体系,将西夏逐步变成了一个塞上的小北宋。

相比之下,拥有更多领地和财富的辽国,却没有成为北宋穷书生的投奔对象。契丹贵族也从未想过要让自己变成北方的第二个宋朝。

政治上,中后期的西夏君都主大力推崇本土版的科举制度。他们全力以赴模仿宋朝的官僚制度,设立枢密、中枢、侍中等官职。不同于辽国南京的汉儿权力自治,西夏虽然也有汉、藩官员的区别,但往往只是同一职务的不同表述。西夏汉官担任着重要岗位,也不存在辽国不让汉人官僚进入国家权力核心的情况。大量的汉人官僚和汉化党项人,逐渐取代原本的部落自治传统。他们在地方上实行编户齐民,以方便西夏国君快速压榨地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