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依靠吃番薯和玉米才养活大量人口,这种说法靠不靠谱

2021-04-26 18:11  历史大学堂

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清朝初期的所谓“康乾盛世”其实是“番薯盛世”,什么叫番薯盛世呢?就是说康乾时期之所以出现了巨大的人口增长,其实是因为大量引入了美洲的经济作物比如说番薯和玉米,依靠着吃番薯和玉米才养活了巨大的人口。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康乾盛世到底是不是番薯盛世呢?其实我们并不难得出答案。

清朝初年伴随着明末的巨大破坏,整个中国呈现出百废待兴的局面,当时清朝所拥有的耕地和人口都比明朝鼎盛时期相差甚远。明朝鼎盛时期根据估计全国人口大概有1.5亿-2亿,明朝的耕地面积5亿-8亿亩左右,清朝初期耕地面积不到6000万亩,人口也只有8000万左右,但是到了乾隆时期,清朝人口突破1.3亿,到了乾隆末期,清朝人口达到空前的3亿1千万人,到了清末更是达到了4.5亿人。

这样巨大的人口增长,其实原因众多,其中有三个原因最为人们所关注。

第一就是清朝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长期和平。从康熙到乾隆前后134年的统治时间,除了康熙中期爆发的三藩之乱导致西南人口锐减之外,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动乱,更没有发生过人口的巨大损失之类的突然事件。这样就让清朝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发展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