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为什么最早想定都哈尔滨?

2021-09-09 13:35  文汇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共产党军队有120万人,兵力差距很大,但已不如抗战前那么悬殊了。当历史的脚步进入1948年时,中国的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年的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党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此时的毛泽东,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斗争上,日夜运筹东北战场、华北战场、华东战场、西北战场重要战役的相互配合问题。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数量逐渐接近蒋介石掌握的武装力量,而蒋管区也不断爆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群众运动,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的军队,共产党军队的战斗实力强于国民党军队。毛泽东从上述这些情况综合分析,断定:蒋介石的统治快要走到尽头了。他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都已经有信心并且下决心从根本上打倒蒋介石。他们已经开始考虑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问题,自然也开始考虑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国都将建立在何处的问题。

哈尔冰旧照

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主要领导从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设想把建立的人民政权的国都放在东北的哈尔滨。

1948年的情况继续朝着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发展:国民党军队萎缩至365万,共产党军队扩充至280万。但国共双方兵力仍有一定的差距:国民党军队分成几个重兵集团,其中东北战场50万,中原战场70万,华北战场60万,西北战场30万。共产党的军队编成五大野战军,东北野战军70万,华东野战军36万,中原野战军20多万,华北野战军30万左右,西北野战军不到10万。从当时各地的国共军队力量对比来看,只有在东北,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国民党。再具体分析,在东北的北满,也就是在松花江以北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北安等为主要城市的地区,全由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占领。当时,中国广阔的南方仍然由国民党统治,蒋介石手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军事力量,毛泽东自然不可能考虑将新生人民政权的首都建立在南方某一城市。当时的中原地区战事正紧,共产党要从根本上打倒蒋介石,预计还要有一段时间。在中原仍然在打仗的情况下,毛泽东也不可能考虑将首都建立在中原地区某一城市。客观情况使毛泽东在那段时间里所考虑的首都的地点,只能位于已经被共产党所牢牢控制的东北。而当时在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中,只有哈尔滨在共产党军队手中。